山斋自警

迷鸟不择林,渴马不择泉。
恒情此汲汲,志士独未然。
盗泉岂偏浊,恶木非不繁。
君子恶其名,岂为乾糇愆。
箕阴遁许由,夷叔卧西山。
虽然迹艰苦,素志不可迁。
人谁无此志,我独被牵缠。
老大嗟何及,诫之贵当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斋自警》是明代末年清初刘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的志向与人生态度。下面是关于《山斋自警》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刘汋,字伯绳,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人。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上较为简略,但从其作品来看,他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情操的人。
  2. 作品原文:《山斋自警》原文如下:“迷鸟不择林,渴马不择泉。恒情此汲汲,志士独未然。盗泉岂偏浊,恶木非不繁。君子恶其名,岂为乾糇愆。箕阴遁许由,夷叔卧西山。”这首七言绝句语言简练、意境悠远。通过比喻手法,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重要性。
  3. 主题思想:诗中“迷鸟不择林,渴马不择泉”两句,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而“恒情此汲汲,志士独未然”则体现了作者对理想和志向的坚定追求。
  4. 艺术手法:刘汋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把“盗泉”比作“贪泉”,将“恶木”喻为“奸邪之木”。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学价值,也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5. 历史背景:乾隆(Emperor qianlong)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这一时期,除了大兴文字冤狱、《四库全书》的编撰等重要事件外。这些社会历史背景为理解《山斋自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山斋自警》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内涵吸引着读者,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人生、理想与道德的探索与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