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朝阻雨瓜洲宿,雨霁同君共涉江。
寒影一楼风色厉,惊涛两岸客心降。
悬崖树老根全拔,废苑钟销僧不撞。
洞口至今留汉诏,高踪千载叹无双。
同魏尔阜蒋前民登焦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魏尔阜蒋前民登焦山》是一首清代的古诗,出自刘文炤之手。该诗通过描绘连朝阻雨后,在瓜洲宿雨霁之后与友人共同涉江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情的深刻感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造诣,还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
诗歌开篇“连朝阻雨瓜洲宿,雨霁同君共涉江”描绘了一幅天气变化的画面,早晨被雨水阻隔,到了晚上终于放晴,两人共同踏上了渡江之旅。这种天气变化不仅增加了行旅的艰辛,也使得旅途中的每一刻都显得更加珍贵。
第二句“寒影一楼风色厉,惊涛两岸客心降”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情感色彩。诗人通过“寒影”、“风色厉”、“惊涛”等词,生动地刻画了江边的寒冷和波涛汹涌的景象。而“客心降”则直接表达了由于自然环境的压迫而感到的恐惧和不安。
第三句“悬崖树老根全拔,废苑钟销僧不撞”,则是对自然环境中生命力的象征——树木与寺庙的描绘。这里,“悬崖树老根全拔”形象地描绘了树木因为长时间的风雨侵蚀而几乎完全枯死的场景;“废苑钟销僧不撞”暗示着曾经热闹的寺院已经荒废,只剩下和尚们在敲打木鱼的声音。
最后一句“悬崖树老根全拔,废苑钟销僧不撞”,既是对前文景物变化的总结,也是对整个旅程结束的无奈感叹。这一句不仅总结了旅途所见的自然美景,更传达出一种对无常命运的感慨和人生旅途的终极思考。
《同魏尔阜蒋前民登焦山》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表达。通过对连朝阻雨后天气变化、江边风景、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高超的文学技巧,也为后人提供了一扇窥探清代文人生活和文化背景的窗口。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