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舟行

乳燕樯乌结阵飞,芦芽茭笋一时肥。
家乡正作黄梅雨,客子初更白葛衣。
欹枕梦随流水远,过江山似故人稀。
篷窗日夕浑无事,卷起湘帘看落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淮上舟行》是清代诗人齐彦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作者对家乡、亲人和旅途的深切思念与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展示了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内容摘要
  • 首联“乳燕樯乌结阵飞,芦芽茭笋一时肥”,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燕子在桅杆间飞翔,嫩绿的芦笋和茭白同时生长,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丰饶和生机。
  • 颔联“家乡正作黄梅雨,客子初更白葛衣”,反映了家乡正在经历连绵的黄梅雨季,而自己却远在他乡,只能穿着白葛布的衣服,体现了离家在外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 颈联“欹枕梦随流水远,过江山似故人稀”,表达了作者在夜晚倚枕沉思时,梦见故乡山水与故人渐行渐远,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
  • 尾联“篷窗日夕浑无事,卷起湘帘看落晖”,描述了在篷窗下,作者看着夕阳西下,心情宁静,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通过卷起湘帘观赏落日的美景,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
  1. 诗歌的艺术风格
  • 《淮上舟行》在形式上继承了中国古代诗词的传统,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据重要地位,体现了诗人严谨的结构和深沉的情感。
  • 在内容上,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
  •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诗歌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淮上舟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对故乡和亲情的深情回忆,以及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见证。这首诗不仅是齐彦槐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