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健二首

古稀只隔一年期,矍铄全凭口福贻。
傲骨本难腰委折,衰躯未藉杖扶持。
名归画饼终何用,梦破炊粱敢自痴。
造物予闲兼予健,老翁尚忆放翁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闲健二首·其一》是唐朝著名文学家白居易的一首作品,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心境的变化。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后世推崇。
  1. 原文与译文
  • 原文
    闲吟二首,其一
    留司老宾客,春尽兴如何?
    官寺行香少,僧房寄宿多。
    闲倾一盏酒,醉听两声歌。
    忆得陶潜语,羲皇无以过。

  • 译文
    在官府中任职的老客人,春天结束时他的心绪如何呢?
    官寺里香火稀少,僧房寄宿的人很多。
    我闲下来就喝上一杯酒,听着歌声入睡。
    想起陶渊明的话,认为天地间没有什么地方超过上古的羲皇时代。

  1. 内容赏析
  • 生活感悟:白居易通过这首诗反映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诗句“官寺行香少,僧房寄宿多”描绘了繁忙政务下的宁静与孤独。而“闲倾一盏酒,醉听两声歌”则展现了诗人在平淡生活中寻找乐趣的心态。
  • 历史联想:诗人通过对陶潜的引用,表达了对远古时期尧舜无为而治的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自己追求自然、返璞归真的情怀。
  • 哲理思考:诗中的“忆得陶潜语,羲皇无以过”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也暗示了他对超越现实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

《闲健二首·其一》不仅是白居易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追求和文化反思的重要体现,其深远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至今仍被人们传颂。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这首作品,读者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