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风霜年复年,天留晚节斗繁妍。
春花不比秋花瘦,此是延龄第一仙。
三月菊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月菊花》是一首清代诗人郑用锡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生平:郑用锡,字在中,号祉亭,原籍福建漳浦。他明末迁居金门浯江,后移居至台湾。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其父崇和移居台地后垄,嘉庆十一年(1806年)又徙往竹堑,最终落籍当地。郑用锡的创作生涯跨越了清朝多个时期,展现了他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作品原文与翻译:郑用锡在《三月菊花·其一》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诗句“历尽风霜年复年,天留晚节斗繁妍。春花不比秋花瘦,此是延龄第一仙。”充分体现了他对自然生命力的颂扬以及对自己晚年生活的乐观态度。
作品赏析:郑用锡的作品常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自然之美。通过对“三月菊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坚韧和自然美的崇高敬意。这种表达方式,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品背景与影响:《三月菊花·其一》不仅是郑用锡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也是清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此外,该诗还被收录在多个古诗词数据库如每日诗词中,成为研究清代诗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月菊花》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清代文人精神面貌和生活哲学的真实写照。通过欣赏这首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