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邱泊船

何处韶光好,轻帆泊虎邱。
江山多胜迹,冠履尽风流。
锦绣成花坞,烟云入酒楼。
梵钟天欲曙,宝塔影初收。
铸剑终腾气,谈经可点头。
瓯评茶荈夕,碑护藓苔秋。
片石千人坐,名泉第一幽。
可中亭上月,独照古今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虎邱泊船》是郑用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生平:郑用锡,字在中,号祉亭,生于清朝,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在道光三年考取进士,并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高尚的人格备受赞誉。尽管他以力行为本,但生活态度积极向上,致力于读书与创作。
  2. 诗歌原文:诗的开头“何处韶光好,轻帆泊虎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江山多胜迹,冠履尽风流”,则进一步展现了虎邱地区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3.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虎邱泊船》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
  4. 历史背景:《虎邱泊船》创作于清朝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时代。郑用锡作为一位有才华的文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他的这首作品不仅代表了个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追求。

《虎邱泊船》作为郑用锡的代表作之一,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历史角度来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体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