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韶光好,轻帆泊虎邱。
江山多胜迹,冠履尽风流。
锦绣成花坞,烟云入酒楼。
梵钟天欲曙,宝塔影初收。
铸剑终腾气,谈经可点头。
瓯评茶荈夕,碑护藓苔秋。
片石千人坐,名泉第一幽。
可中亭上月,独照古今愁。
诗句释义
虎邱泊船
- 虎邱:指的是苏州虎丘,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泊船:在虎丘附近的水边停船休息。
何处韶光好,轻帆泊虎邱。
- 韶光:美好的时光。
- 轻帆:轻盈的帆船。
- 泊:停泊、停靠。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虎丘美景的赞赏,以及他在此处停留享受美好时光的愿望。通过“轻帆”和“泊”这两个词汇,传达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
江山多胜迹,冠履尽风流。
- 江山:指代中国广大的自然风光。
- 胜迹:优美的风景或历史遗迹。
- 冠履:古代官员戴的帽子和穿的衣服,这里比喻人的风采。
- 这句诗描述了虎丘周围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体现了虎丘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这里优美景色和悠久历史的赞美之情,以及在这里游览时的愉悦心情。
锦绣成花坞,烟云入酒楼。
- 锦绣:形容美丽如织锦般绚丽多彩的景象。
- 花坞:指花园般的小山丘或树木丛生的地方,常用于形容自然景色的美丽。
- 烟云: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以朦胧美。
- 这句诗描绘了虎丘周边自然景观的美,如花坞和酒楼等建筑群落,营造出了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
梵钟天欲曙,宝塔影初收。
- 梵钟:佛教寺庙中的大钟,常用于晨钟暮鼓。
- 天欲曙:天空开始泛白,即将破晓。
- 宝塔:佛教寺庙中常见的建筑物,常用来代表佛教文化。
- 这句诗意在描绘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随着天色渐亮,寺庙中的大钟响起(梵钟),而远处的宝塔在晨光中逐渐显现出它的身影。这种描写不仅富有画面感,也反映了诗人对佛寺文化的敬仰之情。
铸剑终腾气,谈经可点头。
- 铸剑:锻造宝剑,比喻磨砺自己的意志和能力。
- 腾气:奋发向上,充满力量。
- 谈经:学习佛法经典,比喻修身养性。
- 句意:通过刻苦学习和磨炼自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通过深入学习佛法经典,可以达到精神上的提升。这两句诗强调了勤奋学习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成就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层面的修养。
瓯评茶荈夕,碑护藓苔秋。
- 瓯评茶荈:用陶瓷茶杯品评茶叶,形容品茶时的雅致和专注。
- 碑护藓苔秋:指古碑上长满了青苔,象征着岁月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 这句诗意在表达诗人对品茶这一传统活动的赞赏,同时通过对古碑上青苔的描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传承。
片石千人坐,名泉第一幽。
- 片石:一块石头,象征自然的简朴和宁静。
- 名泉:有名的泉水,这里指虎丘上的名泉。
- 句意:有一片石头可供千人休憩,这处名泉以其清幽之美著称。这句话赞美了虎丘名泉的清幽和宜人环境,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珍视。
可中亭上月,独照古今愁。
- 可中亭:位于虎丘的一个亭子,供游人休憩赏月之所。
- 古今愁:指历史上的忧愁和现代的忧愁,泛指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
- 这句诗意在表达诗人独自欣赏亭上月亮时的感慨:那轮明月照亮了古今的愁绪。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景象的欣赏,也隐含了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