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两曹公,千秋血食崇。
有基期勿坏,吾道至今隆。
俎豆修闾里,河山感雨风。
瓣香谁共爇,白叟与黄童。
【注释】
乙卯:即元和八年(813),白居易时年五十六岁。
栗主:祭祀用的一种祭品,这里指用栗木做的主牌。
郑明经:郑处晦,字明经,洛阳人,唐德宗时任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因事被贬为端州司马,白居易作《送郑司业赴端州司马》诗赠以勉励。
【赏析】
本篇是作者在任杭州刺史期间所作,是为郑处晦饯行的。
首联写对郑氏的怀念。“我爱两曹公”,言自己喜爱两位先贤(曹操和司马懿)。“千秋血食崇”,说他们虽已逝世千年,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受到后人的尊崇。“有基期勿坏,吾道至今隆。”意思是说他们虽然去世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和道德规范却永远存在,我们应当继续发扬光大。
颔联写自己的感慨。“俎豆修闾里”,说的是祭祖用的祭器已经修好,准备用来祭祀祖先了;“河山感雨风”,说的是家乡的山河已经被雨水所侵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颈联写对郑氏的期望。“瓣香谁共爇”,说的是我期望有人与我一起点燃祭祖用的香料。“白叟与黄童”,指的是老人和孩子,希望他们都能够继承先人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尾联是整首诗的总结,也是对郑氏的寄语。“瓣香谁共爇”,希望有人能够和我一起点燃祭祖用的香料。“白叟与黄童”,希望老人和孩子都能够继承先人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