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棹溯中流,骋目穷千里。
夏日何炎炎,湖心平似砥;
四面围山光,双塔东西峙。
对此息尘襟,坐看白云起。
嗟彼岳王坟,千载栖霞址;
胡为铸铁者,累累墓前跪!
乃知判忠奸,惟在身后耳。
寄语行路人,猛省当如此。
同黄雨生水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黄雨生水部泛舟西湖》是清代诗人郑用锡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清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珍珠。
在诗中,“鼓棹溯中流,骋目穷千里”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宽阔水面上船桨击水、远望天际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叹。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的崇敬,还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向往远方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通过“夏日何炎炎”这样的句子,传达出夏季炎热的气候特点,进一步烘托了湖面波光粼粼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清新与热烈并存的气息。
诗中“四面围山光,双塔东西峙”,则具体地描绘了西湖的地理环境。西湖周围环绕着群山,山色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之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而“双塔”指的是著名的雷峰塔和保俶塔,它们矗立于湖边的山丘上,象征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和历史沉淀。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增加了文本的艺术性,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西湖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蕴。
诗人通过“对此息尘襟,坐看白云起”这样的句子,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在这里,“尘襟”指的是世俗的心灵,“白云起”则暗示了一种高远和自由的境界。诗人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放松心情,观察大自然的变化,从而领悟到人生哲理。这种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体悟,不仅提升了诗歌的内涵,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思考人生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这首《同黄雨生水部泛舟西湖》不仅仅是一首诗文作品,更是一座文化与自然的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