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山肇桐柏,淮浉两经络。
虽复深箐中,荡然出林壑。
云麾旧时踪,陵谷久索寞。
仲蔚蓬蒿人,红颜任栖托。
花竹通阡术,紫荆罗鸟雀。
侧闻西山游,藜杖远探索。
角巾亦嘉侣,眷焉斸灵药。
是时春雨余,石磴竞红萼。
名蓝匝青翠,云水气参错。
湍激自殊响,夼崩怒相搏。
鞺鞳无停奏,洄漩倏连跃。
始信山水音,清泠发天乐。
遥瞻穷跻攀,长吟振层崿。
萝带分婉娈,招携怅兹约。
想当旧雨佳,枉尔碧云作。
闻乐寅近同筠亭游响水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闻乐寅近同筠亭游响水寺》是清代刘应陛创作的一首古风诗歌。在这首诗中,刘应陛以深邃的笔触描绘了响水寺的自然风光和游历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诗中“众山肇桐柏,淮浉两经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响水寺所在地区的山川地貌,其中提到的“肇桐柏”可能是对当地山脉的一种俗称,而“淮浉两经络”则可能指的是两条河流在此穿行。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示了地理位置的优越,还暗示了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
诗中“虽复深箐中,荡然出林壑”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深处幽静美景的赞赏。尽管身处幽深的山林之中,诗人却能感受到自然的壮阔与美丽,这种对比突出了自然景色的震撼力。
诗中的“云麾旧时踪,陵谷久索寞。仲蔚蓬蒿人,红颜任栖托。”等句子,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变迁,反映了时间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写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还引人深思,让人们对自然的变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刘应陛在诗中的用词也十分考究,如“花竹通阡术,紫荆罗鸟雀”,这些生动的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活,仿佛能闻到花香、听到鸟鸣,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在诗歌的结尾部分,“侧闻西山游,藜杖远探索。角巾亦嘉侣,眷焉斸灵药。”等句子,则表现了诗人在游览西山时的愉快心情和对大自然的亲近感。这里的“角巾”可能是指一种传统的帽子,用来遮阳避雨,而“斸灵药”则可能是采药的行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药材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闻乐寅近同筠亭游响水寺》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刘应陛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和表达。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