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安乡县

西风摇落雁行分,向晚移舟酒半醺。
水护县楼秋柝出,林藏古寺暮钟闻。
来朝便鼓湘江柁,何日踏开衡岳云。
欲向重湖看明月,洞庭木叶落纷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次安乡县》是唐代诗人刘士璋创作的一首五律诗,描述了诗人在征途中的所见所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刘士璋:刘士璋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鲜有记载,因此对其详细的生平背景了解有限。然而,从其诗歌创作来看,刘士璋无疑是一位富有才华的文学家,其作品反映了唐代诗歌的繁荣景象。
  • 时代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代,一个诗歌创作极为活跃的时代,许多文人骚客都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刘士璋的诗歌作品无疑也是这个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诗歌原文
  • 西风摇落雁行分,向晚移舟酒半醺。水护县楼秋柝出,林藏古寺暮钟闻。来朝便鼓湘江柁,何日踏开衡岳云。欲向重湖看明月,洞庭木叶落纷纷。:这首诗的原文为四句,每句都是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诗句。首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饮酒的情景,第三句通过“秋柝”和“古寺”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第四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山水画,既有宏大的景观描写,也有细腻的情感抒发,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美感,又有情感深度。
  • 意象运用:诗中的“西风”、“雁行”、“水”、“林”、“县楼”、“古寺”、“秋柝”、“洞庭木叶”等意象,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
  • 韵律和谐:五律诗的形式特点要求诗中有严谨的对仗,这首诗的押韵和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主题思想
  • 旅途中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在漫长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反映了唐代文人普遍的游历心态。
  • 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对秋季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1. 后世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唐代五律诗的代表之一,《晚次安乡县》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也为后世研究唐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它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被后人所推崇,成为唐诗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思想启迪: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慰藉和启迪。

刘士璋的《晚次安乡县》不仅是唐代诗歌的一个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展现了唐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美学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