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姚春木安昌寄兴诗韵

燕鸿来往总成宾,愧我生涯倍怆神。
卖赋鸡林留旧价,论心骥枥感伊人。
归从梦短如中酒,情比官贫未乞身。
同是江南倦游客,回帆恐被白鸥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姚春木安昌寄兴诗韵》是清代诗人刘敦元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刘敦元,字介臣,号燕山,晚号南溪道人。他是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词创作多有佳作流传下来,对后世影响甚深。在《次姚春木安昌寄兴诗韵》中,刘敦元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眼光,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他高超的文学造诣。
  2. 作品原文:燕鸿来往总成宾,愧我生涯倍怆神。卖赋鸡林留旧价,论心骥枥感伊人。归从梦短如中酒,情比官贫未乞身。同是江南倦游客,回帆恐被白鸥嗔。
  3. 作品翻译:诗中的“燕鸿来往总成宾,愧我生涯倍怆神”反映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感慨之情。诗人通过燕鸿的形象,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异乡但依然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而这种心态背后却是对于自身境遇的深深感慨。“卖赋鸡林留旧价,论心骥枥感伊人”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诗人在鸡林(古代市场)卖赋的经历,使他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和现实的残酷;而与志同道合者的交流和交流,则让他深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4. 作品赏析:《次姚春木安昌寄兴诗韵》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燕鸿、卖赋等意象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现实等多个层面的独特见解。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使整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次姚春木安昌寄兴诗韵》不仅展现了清代诗人刘敦元的艺术成就,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