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 菊影

帘卷秋光里。正黄花、亭亭冉冉,移来眼底。超出红尘如此淡,始信陶潜归矣。为料理、明窗净几。醉后几回难采摘,费参详、幻迹知谁寄。倩窄袖,欲扶起。
萧疏骨格烟云气。尽抛辞、蜂忙蝶闹,香清色腻。仿佛骚人成落魄,瘦到十分难比。剩一片、凄凉滋味。要向西风留小像,傍阑干、月冷霜华细。写不尽,个中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菊影

帘卷秋光里。正黄花、亭亭冉冉,移来眼底。超出红尘如此淡,始信陶潜归矣。

为料理、明窗净几。醉后几回难采摘,费参详、幻迹知谁寄。

《金缕曲·菊影》是清代诗人刘琬怀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菊花在秋天的景致,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首先, 诗的开篇“帘捲秋光里。正黄花、亭亭冉冉,移来眼底。”以“帘卷秋光里”开头,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凄凉的感觉。紧接着,“正黄花、亭亭冉冉,移来眼底。”这两句通过对菊花的描述,引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菊花在秋风中摇曳,仿佛在告诉人们,即使生活有诸多不如意,也要像菊花一样坚持自我,保持本色。

“超出红尘如此淡,始信陶潜归矣。”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在繁华尘世之外,能够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这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诗以“为料理、明窗净几。醉后几回难采摘,费参详、幻迹知谁寄。”作为结尾。这里不仅是对菊花的一种赞美,更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反思。菊花虽然美丽却易凋谢,正如人生的短暂与美好需要珍惜。而诗人在醉酒之后,常常难以把握自己的心情,这种迷茫与困惑正是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困扰。

《金缕曲·菊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