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戊寅寒食日作

灵鹊枝头久不闻。闷来无意近芳樽。纱窗几点清明雨,一院青苔自掩门。
银叶冷,画瓷温。禁烟时候易黄昏。墙东三度如钩月,断送梨花又一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樊增祥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其作品《鹧鸪天 · 戊寅寒食日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以下是对该词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樊增祥,字嘉父,号云门、樊山,别署天琴老人。他出生于湖北恩施,是同治六年(1867)的举人,并在光绪三年(1877)中进士。在职业生涯中,樊增祥曾担任过陕西宜川、渭南等县令,后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和江宁布政使。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生涯的起伏和个人生活的变迁。

  2. 诗词原文
    灵鹊枝头久不闻。
    闷来无意近芳樽。
    纱窗几点清明雨,一院青苔自掩门。
    银叶冷,画瓷温。
    禁烟时候易黄昏。
    墙东三度如钩月,断送梨花又一春。

  3. 诗句解析

  • 灵鹊枝头久不闻:这句表达了一种静谧与孤独,如同一只灵鹊长时间没有消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寥。
  • 闷来无意近芳樽:意指诗人因心情郁闷而无心品酒享乐。
  • 纱窗几点清明雨:描述清明时节细雨纷飞的景象,纱窗上雨滴的痕迹,增添了一种凄清之美。
  • 一院青苔自掩门:青苔覆盖的庭院,给人一种岁月流转、时光静止的感觉。
  • 银叶冷,画瓷温:这里的“银叶”可能指的是秋天的落叶,给人以凄凉之感;而“画瓷”则可能指家中的摆设或瓷器,给人以温暖之感,形成鲜明对比。
  • 禁烟时候易黄昏:提到“禁烟”时节,通常指的是烟草烟雾较少的时期,而黄昏时分容易引发人的思绪和感伤。
  • 墙东三度如钩月:墙上挂着一轮新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到来。
  • 断送梨花又一春:春天即将结束,梨花被无情地带走,象征了一种无法挽回的哀愁。
  1. 词作鉴赏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性。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寂静而又略带忧伤的场景之中。整首词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

樊增祥的《鹧鸪天 · 戊寅寒食日作》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词篇,更是一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深度,成为近代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与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