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过,春在绣帷中。银烛影,落梅风。灯屏尽画桃花马,帘旌双绣柳条龙。可怜宵,切莫放,玉尊空。
消尽也、红檐霜与雪。且料理、铜街花与月。休更忆,凤城东。金莲宣赐知何日,金鳌缥缈是何峰。又三年,浑不见,软尘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人日过,春在绣帷中。银烛影,落梅风。灯屏尽画桃花马,帘旌双绣柳条龙。可怜宵,切莫放,玉尊空。
消尽也、红檐霜与雪。且料理、铜街花与月。休更忆,凤城东。金莲宣赐知何日,金鳌缥缈是何峰。又三年,浑不见,软尘红。
《最高楼灯夕书感》是南宋末年文学家文天祥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绝笔诗篇。这首诗创作于1279年(宋恭帝德佑二年)的正月十五日,是诗人被俘后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仄声韵。
在这首诗中,文天祥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生死、荣辱得失的淡然态度。他写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句话反映了他身处乱世之中,国家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生死、荣辱得失的淡然态度。
他还写道:“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被俘期间的恐惧和无助,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然而,他也表示自己并不后悔自己的忠诚与坚守,因为这是“人生自古谁无死”,只有为国捐躯才是最大的忠。
《最高楼灯夕书感》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忧国忧民的绝笔诗篇,它不仅体现了文天祥的个人情感和思想观念,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