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迎春慢封印日偶书

封了麟符,巡檐处、钿朵小梅开否。渐有春风入幔,水蘸鹅黄新柳。女儿纤手。暂莫弄、一方红籀。花迎玉佩,香绕戟衣,帘卷清昼。
一年墨牒光阴,需头押尾,彀侬消受。此夕红莲幕里,不住银筝催酒。牡丹开又。直暖过、西京烟九。好景娱人,只在海棠前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女迎春慢·封印日偶书》是一首清末民初的诗词作品,由樊增祥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樊增祥生于1846年,卒于1931年,是一位杰出的清代诗人。作为近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樊增祥的诗作在晚清和民国时期广为流传。他在光绪年间曾担任过翰林院编修等官职,并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造诣而备受推崇。
  2. 诗词原文
    封了麟符,巡檐处、钿朵小梅开否。渐有春风入幔,水蘸鹅黄新柳。女儿纤手。暂莫弄、一方红籀。花迎玉佩,香绕戟衣,帘卷清昼。一年墨牒光阴,需头押尾,彀侬消受。此夕红莲幕里,不住银筝催酒。牡丹开又。
  3. 诗意赏析:《玉女迎春慢·封印日偶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日午后的场景。诗句中“封了麟符”,象征着一种庄重或正式的氛围,而“巡檐处”、“钿朵小梅开否”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小梅与新柳的对比增添了春天的气息。“花迎玉佩”、“香绕戟衣”形容女子的美丽以及周围环境的优雅,而“帘卷清昼”则表现了一天之中最美好的时光,是人们享受生活的黄金时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樊增祥的这首《玉女迎春慢·封印日偶书》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清末民初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