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迎春慢
玉女迎春慢螺屏 六尺屏风,朝晖映、闪闪砑光无迹。半点纤尘不入。尽写江南云石。看朱成碧。是细剖、香螺黏得。 啁啾文鸟,生动短葩,真好颜色。霜镔炼就轻刀,填时那用,枣心纤笔。倩作双鬟小影,称体宫衫样窄。笑拈春笛,指孔雀、雕檐一只。翠尾高擎,记向边鸾临出。 译文: 在六尺大的屏风前,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却没有任何痕迹,只有一点点的尘埃无法进入。屏风上描绘的是江南的云石美景,看朱色变成绿色
【注释】 封:封印。 麟符:古代皇帝所佩的印章,这里借指皇帝。 巡檐(yán)处:登楼眺望之处。 “水蘸”两句:水映鹅黄新柳。 红籀(zhòu):大红色印文。 花迎玉佩:花朵迎接着皇帝的玉佩。 香绕戟衣:香气环绕着将军的战袍。 帘卷清昼:窗帘卷起,阳光明媚。 墨牒(dié):文书。 彀(gòu)侬:使役你。消受:享用,这里指欣赏春天美景。 银筝:即银雀,一种乐器,也作银筝解。 牡丹开又
玉女迎春慢 高阁凌虚,烟霏宿、寂寂回廊深处。十丈幡竿自舞。几簇金铃丛语。连宵风苦。便自恐、一春迟误。花开花落,回忆去年,嘉会堪数。 飞来粉蝶轻盈,如寻旧约,绿阴低护。未识芜园野景,尽作瑶台碧柱。倦游情绪。任逐渐、看花成雾。倚枕闲停,错落数声钟度。 注释 高阁:高楼 凌虚:凌空 烟霏:烟雾 回廊:曲折的走廊 十丈:形容高 幡竿:佛旗 自舞:自己飘舞 几簇:一些 金铃:佛铃 连宵:连夜 风苦
诗句释义: 1. 玉女迎春慢 - 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春天的景象,这里可能是指一个穿着如雪般纯洁的女子在迎接春天。 2. 慢雪美人 - 描述的是一个穿着白色衣物的女子,可能是在雪中行走的样子,美丽而优雅。 3. 衣织冰绡 - 形容女子的衣物非常轻薄、透明,像冰一样清澈。 4. 妆初竟 - 指女子化妆完毕的状态。 5. 悄立玉楼琼户 - 形容女子站在精美的楼阁前,周围环境清美。 6.
【注释】: (1)玉女迎春慢螺屏:指画卷上的《玉女迎春图》。 (2)杉心:杉木的心,即松木。 (3)攒犀滑:用犀角磨光。 (4)鹦螺脆片:用鹦鹉螺制成的薄片。 (5)峰回波转:形容水波荡漾。 (6)鵁鶄:水鸟名。 (7)十二巫云休展:指不要展开调铅吮粉的十二种化妆方法。 (8)移来深院:把画带到深院里来。 (9)小立频窥:在屏风前站一会儿,就频频偷看。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 本词上片,“玉女迎春柳”一句点明了节序。玉女即指春天,迎春即欢迎春意,柳即柳条,这里暗含了作者的希望。“浅入新年”,新春伊始,万物复苏。“逢人日、拂拂淡烟无雨”两句,写春景。人日为立春之后第五天,此时正是春光明媚之时。东风已至,吹绿了柳枝,也吹开了人们踏青游玩的兴致。但春风虽好,却怕踏青的人们误了赏花。“叶底妖禽自语”一句是说:在这美好的时刻
封了麟符,巡檐处、钿朵小梅开否。渐有春风入幔,水蘸鹅黄新柳。女儿纤手。暂莫弄、一方红籀。花迎玉佩,香绕戟衣,帘卷清昼。 一年墨牒光阴,需头押尾,彀侬消受。此夕红莲幕里,不住银筝催酒。牡丹开又。直暖过、西京烟九。好景娱人,只在海棠前后
高阁凌虚,烟霏宿、寂寂回廊深处。十丈幡竿自舞。几簇金铃丛语。连宵风苦。便自恐、一春迟误。花开花落,回忆去年,嘉会堪数。 飞来粉蝶轻盈,如寻旧约,绿阴低护。未识芜园野景,尽作瑶台碧柱。倦游情绪。任逐渐、看花成雾。倚枕闲停,错落数声钟度
衣织冰绡,妆初竟、悄立玉楼琼户。脉脉新愁旧恨,泪滴斜阳红处。芳容难驻,怕弱质、不胜风露。前因曾悟,消得冶情,羞比飞絮。 亭亭独对梅花,无言敛黛,似传心素。好把聪明忏尽,莫化唐宫鹦鹉。月痕微度。更冷罥、一身香雾。雅韵天然,恐有隔窗人妒
裁取杉心,攒犀滑、一幅冷光如鉴。细切鹦螺脆片,寸寸丝丝填遍。峰回波转。巧簇就、水村花艳。鵁鶄飞处,金屑碎铺,添出沙软。 偏宜日影中看,移红换碧,易迷春眼。说甚调铅吮粉,十二巫云休展。移来深院。合付与、冶妆人玩。小立频窥,误却午窗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