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雨夜

檐雨垂垂,夜未寝、茶鼎暗潮。谯门掩、画鼍寒咽,朱杖三敲。此际邻墙谁过酒,红珠一串滴春槽。想那人、灯畔卸头时,香半销。
胭脂湿,无限娇。锁山黛,敛荑苗。怕绣衾无梦,愁到明朝。湘水泣乾妃子竹,红心凉透美人蕉。待蕙风、吹暖凤皇琴,弦再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夜”并非文学作品的名称,而是描述特定场景的用词。樊增祥的《满江红·雨夜》是一首描写特定历史事件的古诗词。

樊增祥(1846年—1907年),字子宣,号竹屋,湖南善化(今长沙市)人,晚清诗人,其诗歌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樊增祥擅长五言诗,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其作品风格清新、意境高远,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在樊增祥的诗作中,不乏描绘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作品。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能够通过简短的文字传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樊增祥的《满江红·雨夜》是一首描写雨夜景象的七言绝句。该诗描述了雨夜时分的安静与寂寥,以及在这样的夜晚所感受到的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通过对雨滴声、谯门声等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往昔岁月的感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特定场景的描写,更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这样的创作手法,作者樊增祥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了作品中,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深度。

樊增祥的《满江红·雨夜》不仅是一首描写雨夜景色的古诗,更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通过对雨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境界。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清代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