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如箭。月满西楼闻过雁。雁是书邮。月也随伊到陇头。
月吾问汝。香雾云鬟无恙否。雁汝来前。红到花中老少年。
减兰月下闻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樊增祥的《减兰·月下闻雁》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古典诗词。这首诗通过对流光、月满西楼、雁过等自然景象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樊增祥,清代诗人,以诗作艳俗著称,有“樊美人”之称。
樊增祥在《减兰·月下闻雁》中用词精准,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中“流光如箭,月满西楼,闻过雁”这几句,将夜晚的宁静与月光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寂静的西楼之中,感受到月光洒落的温馨与柔和。同时,“雁是书邮,月也随伊到陇头”,则巧妙地将书信比喻为雁鸟,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深切的思念之情。这种巧妙的比喻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展现了樊增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
《减兰·月下闻雁》中的意象选择极具深意。诗中多次出现的“月”、“雁”等元素,不仅是诗人表达感情的重要媒介,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例如,“月吾问汝,香雾云鬟无恙否?雁汝来前,红到花中老少年。”这两句,通过询问月神是否安然无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安危的关切;而“红到花中老少年”则寓意着岁月的流逝和友情的长久。这些富有哲理的诗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同时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够体会到更为深远的情感体验。
樊增祥的这首诗还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他的作品艳俗且富有特色,被后人誉为“樊美人”。同时,他的骈文创作也非常出色,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这些成就不仅显示了他个人才华的卓越,也反映了晚清文人群体的文化风貌。
《减兰·月下闻雁》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词作品,它更是一幅流动的画卷,一首诗歌的集锦,一次文化的盛宴。樊增祥以其精湛的文笔和深邃的思想,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我们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人文精神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感。这首《减兰·月下闻雁》,无疑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