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 咏鞋

彩茸金线交相错。斗本色双莲不过。天教约住软香钩,这缩本鸳鸯谁做。
踏青归后香泥涴。也不用锦裙遮逻。花间把作暖金杯,乞借与萧郎则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楼春·咏鞋》是一首近现代诗人樊增祥创作的词。下面是对该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樊增祥,字嘉父,号云门、樊山,别署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曾任陕西宜川、渭南等县令,后累官至陕西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后,逃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曾为参政院参政。擅长诗、骈文、词,为近代晚唐诗派代表诗人。
  1. 诗词原文
    彩茸金线交相错。斗本色双莲不过。天教约住软香钩,这缩本鸳鸯谁做。踏青归后香泥涴。也不用锦裙遮逻。花间把作暖金杯,乞借与萧郎则个。

  2. 诗词鉴赏

  • 色彩与线条:全词中,“彩茸金线”与“斗本色”描绘了细腻丰富的视觉画面,其中彩茸象征着色彩的丰富与层次,金线则暗示了质地与光泽。
  • 意象与隐喻:词中的“斗本色双莲不过”可能象征着某种对比或矛盾,而“天教约住软香钩”和“这缩本鸳鸯”,则可能是对某种情感状态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 主题与情感:整体而言,该词可能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留恋不舍的情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珍视。

《玉楼春·咏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它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