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起家前令尹,奉天曾掌丝纶。东归不扈属车尘。音声树底,管领汉西京。
头白不关忧患事,积劳须鬓犹青。明朝五十七年人。看桑成海,重咏太平春。
临江仙 · 除夕写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除夕写怀》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樊增祥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樊增祥(1846年—1931年),字孝先,号樊山,晚号樊山樵人、樊山老农。他是清朝时期的文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作品原文:《临江仙·除夕写怀》全文如下:
百里起家前令尹,奉天曾掌丝纶。东归不扈属车尘。音声树底,管领汉西京。
头白不关忧患事,积劳须鬓犹青。明朝五十七年人。看桑成海,重咏太平春。诗歌内容解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经历和晚年生活的感慨。首联“百里起家前令尹,奉天曾掌丝纶。”描述了作者曾经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的辉煌经历。颔联“东归不扈属车尘。音声树底,管领汉西京”描绘了作者晚年归来的情景,他虽然远离了政治中心,但仍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和才华。颈联“头白不关忧患事,积劳须鬓犹青”表达了作者对于年龄增长的淡然,他认为白发并不完全是因为忧患,而是因为长期的辛苦工作。尾联“明朝五十七年人。看桑成海,重咏太平春”则展望了未来,期待自己能够像看护桑树一样保护这片土地,同时也期待着国家的和平与繁荣。
艺术特色:此诗在结构上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格式,简洁明了。语言上,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性的词汇和意象,如“头白”、“须鬓”,通过这些词汇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对时间的感慨。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传统诗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等,使得整首诗富有韵律美和画面感。
通过了解这首诗的背景、内容、结构和艺术特色,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樊增祥这位诗人的生平和他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