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星四五点。漏箭无声银汉转。何处清歌擘阮。渐露柳变秋,凉萤泫晚。簪斜髻散。忍轻抛、班女纨扇。池荷净、软风动竹,水上暗香满。
依黯。瑶阶立遍。认履迹、芳苔尽掩。同心栀子又落,甚已落仍开,雪香庭院。骈枝花数剪。待寄与、钗梁小燕。明灯下、玉珰缄恨,又费镂青管。
霓裳中序第一 · 夏夜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樊增祥的《霓裳中序第一·其一·夏夜作》是一首充满古典韵味和浪漫气息的作品,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留恋与不舍的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的内容:
作品背景:樊增祥(1846—1931),清代著名的官员和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的历史变迁,从官场到文坛,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创作。樊增祥擅长诗歌创作,尤以词作见长,其作品多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历史之感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诗词原文:疏星四五点,漏箭无声银汉转。何处清歌擘阮,渐露柳变秋,凉萤泫晚。簪斜髻散。忍轻抛、班女纨扇。池荷净、软风动竹,水上暗香满。
诗词赏析:《霓裳中序第一·其一·夏夜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摹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夏夜图景。首句“疏星四五点”便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夜幕低垂、星辰闪烁的背景;接着“漏箭无声银汉转”,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感觉。诗中的“清歌擘阮”透露出夏夜中人们娱乐的场景,而“渐露柳变秋,凉萤泫晚”则描绘了季节更迭和夜晚降临的自然景象,使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动和动人。最后一句“忍轻抛、班女纨扇”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人墨客气息。
樊增祥的《霓裳中序第一·其一·夏夜作》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着读者,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探古人生活和感受自然之美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