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除夕江北书怀

七载蜀江客,匆匆岁又残。
东风吹鬓老,短烛照杯寒。
文字招尤易,生涯听命难。
稻粱嗟计拙,枉累使君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甲子除夕江北书怀》是唐代诗人刘藻创作的一首古诗

《甲子除夕江北书怀》是刘藻以除夕夜为背景,抒发自己客居江南七载的感慨之作。诗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前途命运的迷茫。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刘藻,唐代诗人,其生平事迹在史料中记载不多,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曾长期客居于蜀江。
  • 文学成就:虽然关于其具体的文学成就与作品流传情况的资料较为有限,但从已知信息来看,刘藻的创作风格偏向于表达个人情感和时代变迁的主题。
  1. 诗歌原文
  • 诗句摘录:七载蜀江客,匆匆岁又残。东风吹鬓老,短烛照杯寒。文字招尤易,生涯听命难。稻粱嗟计拙,枉累使君肝。
  • 诗句解释:第一句“七载蜀江客”说明诗人长期居住在蜀江,而“匆匆岁又残”则反映了时间的快速流逝和生活的不如意。第二句“东风吹鬓老”形象地描写了时光的无情以及年老体衰的状态。第三句“短烛照杯寒”则传达了一种孤独和清冷的氛围。第四句“文字招尤易”可能意味着文人的生活经常伴随着争议。最后两句“生涯听命难”反映了诗人面对命运的无奈,“稻粱嗟计拙”则表达了生计的艰难,而“枉累使君肝”则是对自己徒劳无功的自嘲。
  1. 主题分析
  • 漂泊与孤独: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江南的漂泊生活以及对冬夜的独自感慨,表达了强烈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 岁月与人生:诗中的“七载”、“匆匆”、“东风吹鬓老”等词语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生命的无奈。
  • 命运与抗争:“文字招尤易”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文字工作的执着,尽管这常常伴随着争议和困扰。同时,“生涯听命难”也反映出诗人在政治或社会环境中无法自主掌控命运的无奈。

刘藻的《甲子除夕江北书怀》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人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人生、时间和价值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