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徒遭按剑看,湘门风景又秋残。
世途吾已肱三折,归路君宁首两端。
故渚正漂菰米黑,微霜新点蟹螯丹。
滨沅千里烟波阔,早晚相从理钓竿。
寄答仲玉湘上见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答仲玉湘上见怀》是一首由欧阳辂创作的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未来归途的期待。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创作背景与作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诗人出使夏口时,与诸子泛舟洞庭湖时所作。当时,同游的王徵君写了《湘中有怀》诗,张谓据此写下了《同王徵君湘中有怀》,即《寄答仲玉湘上见怀》的前身。
诗歌原文: 白璧徒遭按剑看,湘门风景又秋残。世途吾已肱三折,归路君宁首两端。 故渚正漂菰米黑,微霜新点蟹螯丹。滨沅千里烟波阔,早晚相从理钓竿。
诗意解析:《寄答仲玉湘上见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归途的渴望。“白璧”比喻友人的才华,“按剑看”则形容诗人对朋友的担忧和关切。整首诗流露出的是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许。
文学价值: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成为了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是对友情的歌颂,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宏大的背景相结合,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广阔的意义和更深的影响力。
后世影响:尽管《寄答仲玉湘上见怀》在历史上并未留下太多的痕迹,但它所蕴含的精神财富依然影响着后来的文人墨客。许多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能够感受到诗人那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加珍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友谊,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寄答仲玉湘上见怀》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古诗,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这首诗让人们看到了古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盼,也让后人从中汲取了力量,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