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秋夜伯澄从兄招集六松园听曲。同陈仲卿太守、俞伯惠少尹、何监古上舍、佩裳侄

载归人扁约归云,夜醉题襟仙侣。昨梦鲸涛惊倦客,几载天涯尘土。联旧乡园,筠帘绮席,稳坐横塘雨。闲鸥笑我,别来多少新漫数。
看腰𥯛拓名场,回澜照影,尘鬓应羞顾。憔悴花前闻旧曲,沙渚园亭花絮。莺燕迷离,琵琶怨恨,莫把平生诉。晓风残月,此情还又愁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 · 秋夜伯澄从兄招集六松园听曲。同陈仲卿太守、俞伯惠少尹、何监古上舍、佩裳侄

苏轼

余去岁有中秋饮酒的诗,盖以玉液相对,奉为天上人间;而此曲则以玉宇为宫阙,以天为帝所,以冰霜玉露为沆瀣,以风露之夕为沆瀣,皆非世间所有,故其词悲壮,似咏叹之声。

今岁中秋,与客携壶酒,坐明月之怀,临大江之滨。举杯相属,歌之,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客有吹洞箫者,倚楼而和之;声清圆于白雪,入于云霄。洞箫与鼓吹相应,如龙吟虎啸,百兽率舞。令人心醉欲仙,不知其所由然也。

坐中客有俞彦猷少尹者,善鼓胡琴,忽起取过,为一曲《后庭花》,音节慷慨,使人为之落泪。又饮数杯,乘醉而起,援笔作记。

是岁也,月明于昼,气和于夜,万物生光,人情欢乐。夫中秋之月,天下之人所共见;而吾辈独幸遇之,以为盛事,固当喜而不寐。

嗟乎!人之于天地之间,犹毫毛之在太山;而吾辈乃以一死生为小利害,岂知天地之广大,日月之光耀哉?且吾等生之有年,亦若朝菌之在日;而吾辈乃以富贵贫贱为忧乐,岂知天地之无穷,日月之光耀哉?又况人之生也,有始有终;而吾辈乃以死生为先后,岂知天地之长久,日月之光耀哉?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自喻适志与!今我觉而后,不知周之梦为蝶与?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蝶无辨矣。然而物化亦不可知焉。虽然,吾观子美之文,其胸中浩然之气,直寄之于诗;其言多感慨时事,或讥刺权贵,其语甚伟。

予谓诗人者,盖出于情性者也。动而不可抑制者,必发于情性;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者,必见于诗。故诗者,其志洁,其行廉而奇矣!予读孟浩然之诗,不减太白。至其论事每有警策,可谓识者之辞。然其诗尤工于五律;其得于阴晴雨雪之际者最多。盖公退之所赋诗者,皆出于此境也。

夫诗者,其志不在劳人怨鬼,乃在助人为乐耳!其感物造端,皆有所为而发;其兴象所生,皆因所触而得。如水之趋下,如鱼之游壑;如鸟鸣于林,如虫号于草;皆其自然之势。若乃高谈虚论,夸说强意;虽曰“诗”,实失之矣。

今夫世俗之人,方将求合于世而荣名于时;苟不得志,则郁悒无聊;苟得志,则骄盈矜夸;苟失志,则流宕散荡,无所不至。惟诗人穷愁困厄,而能无所畏;达则放旷而肆志,穷则沉抑而不扬。彼皆有所为而为者,是以不能与诗人道合也。

予尝爱陶渊明之诗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真遗人外物者也。予观其身虽处乱臣贼子之中,而心未尝不天下后世;彼其所为,特以养其性情而已。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而诗人之诗,不可以一事一言废也。吾观子美之诗,信乎绝俗离尘,独立万物之表。而所谓“致君尧舜”者,不过以利天下也。

予观古人所作文章多矣,独爱杜甫之诗。其诗颇近正变,其文尤奇古。如《三百篇》、楚辞、汉魏六朝之诗:皆足以发舒愤懑;而其文尤奇古过之。予观其文,有若神明降衷之姿;其言简而有法度,其辞博而不为浮。呜呼!使子美生于千载之后,得与孟东野会于海陵之上,交游论议于斯文之下,岂徒继志而述事乎?

噫!人生亦有命乎!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而诗人之诗,不可以一事一言废也。

苏辙

苏轼的这篇《念奴娇·中秋饮酒》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散文诗,它表达了他对中秋节和诗歌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