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相思,三年魂梦,重逢万虑都消。人面依然,添他两颊红潮。绿阴未误湖州约,话怜才、早识文箫。问云翘。玉杵寻来,不是蓝桥。
而今翻道当时错,尽凄迷心绪,直恁无聊。两字毋忘,凭教写上冰绡。忍寒半臂何曾著,怅人间、那有良宵。望迢迢。恨海愁天,何处魂销。
高阳台 · 有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阳台·赠洗斋》是近现代词人陈方恪的作品,而非宋代词人周密所作。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命运的关切。
陈方恪,字彦通,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是震旦学院毕业生,曾任南京南方大学文学院院长。他的词作多展现了一种深情厚谊的表达,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陈方恪的这首《高阳台·赠洗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因政治变动而引发的离愁别绪。词中“小谪华鬘”一句,不仅形容了友人因才华横溢而被贬,也反映了作者对其才华的赞赏及对其遭遇的同情。
词中的“璇玑才调风流远”和“福慧平分”等句,展现了陈方恪对友人才华与德行的双重肯定,同时寄托了对他未来命运的担忧和祝福。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使得这首词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描写,更是对时代背景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反思和抒发。
《高阳台·有赠》是近现代诗人潘飞声所作的一首词,其作品以深情厚意著称,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在这首词中,潘飞声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
《高阳台·赠洗斋》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离别情感的词作,更是一部蕴含着深沉情感和丰富历史背景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词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意义,也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