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鸾·佩兰琴,红芳馆挂壁物也。数月不抚,飞尘满弦,对之伤怀,为拈此解。时余将作海外行矣

珠丝瑶轸。叹无端摧断,鸾孤雁陨。几度花前,弹落碧桃香粉。芳名爱伊暗合,唤同心、曲终相认。蓦地啼乌夜半,变七弦凄紧。
任西风、吹老相如鬓。便胶柱重修,韦郎谁信。挂壁秋声,又为别情传恨。行囊拟携旧谱,拣文奁、此情难忍。待借海天灵瑟,写湘娥眉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孤鸾·佩兰琴》是一首词,由明代文学家唐寅所创作。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将去海外行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离别的哀愁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词的上片主要写景。词人描绘了红芳馆中的挂壁物——一具孤鸾(即琵琶)的形象,以突出其孤独凄凉的处境。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即将离开此地的心情。

词的下片主要抒情。词人用“飞尘满弦”这一细节来形象地描绘了他弹奏孤鸾时的心境。他看到这具孤鸾被尘埃覆盖、失去了往日光泽,便感到自己也被世态炎凉所侵蚀,心中充满悲哀。因此,他决定为孤鸾弹奏一曲,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最后一句“为拈此解”,表明了词人选择弹奏《孤鸾·佩兰琴》这首曲子的原因。他认为这首曲子能够触动他的心弦,使他在离别之际得到一丝慰藉,同时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孤鸾·佩兰琴》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抒情,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哀愁和期待。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