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丝瑶轸。叹无端摧断,鸾孤雁陨。几度花前,弹落碧桃香粉。芳名爱伊暗合,唤同心、曲终相认。蓦地啼乌夜半,变七弦凄紧。
任西风、吹老相如鬓。便胶柱重修,韦郎谁信。挂壁秋声,又为别情传恨。行囊拟携旧谱,拣文奁、此情难忍。待借海天灵瑟,写湘娥眉晕。

【注释】

孤鸾·佩兰琴:词牌名。此为小令。珠丝瑶轸:珍珠和玉石的弦子。指古琴。叹无端摧断,鸾孤雁陨:感叹琴声的突然中断就像鸾鸟的孤独与大雁的坠落。几度花前:几次在花前。弹落碧桃香粉:用《桃花行》典故。“桃花行”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描写了一位男子因思念女子而弹断琴弦的故事。芳名爱伊暗合:芳名,美好的名声;伊,他;暗合,暗通;曲终相认:乐曲结束以后,才彼此相认。蓦地啼乌夜半:突然听到乌鸦的叫声,在夜半时分。变七弦凄紧:琴弦变粗,声音变得凄切急促。西风、胶柱重修:秋风萧瑟,再难修复旧弦。韦郎:指东汉韦晤(wěi),字长倩,东汉时著名琴家。《晋书·列女传》记载,魏晋时期,长倩娶苏绍之女,生一儿三女,其中三女儿名婉,善弹琴,常于春日宴客。她弹琴时,长倩听后说:“这琴声有别意。”便将弦调换,果然如此。后以“韦郎”指代会弹琴的人。文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这里指琴。湘娥眉晕:《离骚》中屈原有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江之水,其色如黛,故称“湘娥眉晕”。这里借指琴声。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琴的绝句。上阕写弹奏琴曲的情景,下阕写离别之情。全词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孤鸾·佩兰琴”,词牌名。此为小令。珠丝瑶轸,珍珠和玉石的弦子。指古琴。叹无端摧断,鸾孤雁陨。几度花前,弹落碧桃香粉。芳名爱伊暗合,唤同心、曲终相认。蓦地啼乌夜半,变七弦凄紧。任西风、吹老相如鬓。便胶柱重修,韦郎谁信。挂壁秋声,又为别情传恨。行囊拟携旧谱,拣文奁、此情难忍。待借海天灵瑟,写湘娥眉晕。

词的前半部分写弹奏琴曲的情景。“孤鸾”二字既起兴,也点出所咏之物——琴。“珠丝”、“瑶轸”是琴的徽制,“叹无端摧断”四句写琴声忽然中断的情景。“几度”以下写琴声被打断的原因。“几度”即几次,多次的意思。“几度”表明琴声的断断续续,反复不止。“花前”两句写花间弹琴的情景。“花前”指庭院中种满花卉的地方。“碧桃香粉”指春天的花朵,这里借指美人。“芳名爱伊暗合”两句写琴声中断后,人们还认为琴声与琴主的心意暗合。“蓦地”二句写琴声突然停止后,人们还误以为是琴主心碎欲死。“变七弦凄紧”写人们误以为琴主死了。“任西风”、“便胶柱”二句写琴主死后,人们以为琴声不会再响了。“挂壁秋声”写琴声不再响后,人们以为是秋天的声音。“又为别情传恨”一句写出人们对琴主的同情及怀念之情。“行囊拟携旧谱”写琴主死后,人们还想携带他的遗物去旅行,以寄托哀思。“文奁”即文房用具的匣子或盒子之类,这里指琴主的文房用具。“此情难忍”写人们想带走琴主的遗物,以寄托哀思的心情。“待借海天灵瑟,写湘娥眉晕”两句写他们打算借助海上的神琴,表达对琴主的怀念之情。“湘娥”是指传说中湘水的女神娥皇和女英。“眉晕”指她的眉眼。“海天灵瑟”指传说中的神琴,“海天”指大海和天空。“灵瑟”指神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他们打算借助海上的神琴,来表达对琴主的怀念之情。

下阕写离别之情。“时余将作海外行矣”,写自己要离开这里到海外去,所以写下这首词作为告别礼物送给琴主。“珠丝”二句写离别之情。“珠丝”即古琴的弦线。“叹无端摧断”四句写离别后,思念琴主的感情不断加剧。“几度”即几次,多次的意思。“花前”两句写离别前在花园里弹琴的情景。“花前”指院子里种植着各种花卉的地方。“碧桃香粉”指春天的花朵,这里借指美人。“芳名爱伊暗合”两句写离别后,思念琴主的感情不断加剧。“蓦地啼乌夜半”,“变七弦凄紧”“任西风”三句写离别后,思念琴主的感情不断加剧。“蓦地”二句写离别后,思念琴主的感情不断加剧。“变七弦凄紧”意思是说琴弦变得粗了,声音变得凄切急促了。“任西风”二句写离别后,思念琴主的感情不断加剧。西风是秋天的象征。“便胶柱重修”四句写离别后,思念琴主的心情越来越浓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