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秋期似旧,惊心事,倩谁商。忆年年佳约,兰闺瓜果,同炷炉香。韶光。等闲过眼,便人间、天上信茫茫。愿乞仙槎渡我,琼台去挹风裳。空房。
未忍理瑶箱。钿盒枉收藏。算半钩凉月,一枝残烛,照尽凄凉。啼螀。劝人觅句,怕追寻、重断旧回肠。不待双星卧看,呼鬟悄掩红窗。
【注释】
木兰花慢 · 七夕偶述:本词是词人于七夕之夜所作,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之情。
又秋期似旧:又到了秋天了。又:再、又。秋期似旧:又到了一年中的秋天,时间过得很快。又:再次;再次出现。
惊心事,倩谁商:惊心的往事,谁能为我诉说呢?倩:希望。商:商量、询问。
忆年年佳约,兰闺瓜果,同炷炉香:回忆起每年七夕节时,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庭院里,一起品尝瓜果,共同点燃香炉,祈求牛郎织女能够重逢。
韶光:美好的时光。等闲过眼:轻易地过去。等闲:随意、轻易。过眼:经过眼睛。
便人间、天上信茫茫:即使是人间和天上也显得迷茫而不可捉摸。
愿乞仙槎渡我,琼台去挹风裳:我希望有仙人能送我一个仙槎(即木筏或小舟),让我乘着它去到琼台上(即天宫),那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感受到清凉的气息。
空房:空荡无一人的房间。未忍理瑶箱:不忍心整理那些精美的玉器箱子。瑶箱:指装有珠宝玉石的箱子。枉收藏:白白地收藏着。
算半钩凉月,一枝残烛,照尽凄凉:估计只有半弯新月初上,一根快要燃尽的蜡烛,才能照亮整个房间,让人感到凄凉。
啼螀:蝉鸣声。劝人觅句,怕追寻、重断旧回肠:劝告人们要珍惜时光,不要在寻找诗句中浪费时间,以免重蹈覆辙,失去美好的回忆。
不待双星卧看,呼鬟悄掩红窗:不需要等待牛郎和织女一起躺在床上观赏美景,就悄悄地关上门进入梦乡了。呼鬟悄掩红窗:呼唤侍女悄悄地关上了红色的窗户。
赏析:
这是一首七夕节夜晚所作的词作。全词以“又秋期似旧”为开头,回顾了往年的七夕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词人描绘了节日的景象,以及家人团聚的情景,展现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然而,这种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于是,词人发出了深深的叹息:“惊心事,倩谁商?”是啊,面对这样的困境,又能向谁倾诉心中的担忧呢?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词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情感。他回忆起每年的七夕节时,都和家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一起品尝瓜果,共同点燃香炉,祈求牛郎织女能够重逢。这些美好的回忆让他感到无比温暖和幸福。然而,现在却只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心中充满了寂寞和孤独。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词人不禁感叹:“愿乞仙槎渡我,琼台去挹风裳。”他渴望有仙人能送他一个仙槎,让他乘着它去到天宫,那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感受到清凉的气息。
最后几句则是词人的肺腑之言。他不忍心整理那些精美的玉器箱子,更不愿意白白地浪费宝贵的时光去寻找诗句。他劝告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在寻找诗句中浪费时间,以免重蹈覆辙,失去美好的回忆。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无奈和哀伤,因为现在他已经没有了双星相伴的陪伴,只能独自关上红色的窗户,静静地进入梦乡了。
整首词作情感深沉,意境优美,通过对七夕节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