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苏小墓,次樊山韵

六代文章,千古香邱,其人仙乎。似卞赛埋琴,钟鱼久忏,朝云诵偈,露电真如。
松柏同心,鸳鸯并命,曾驻当年油碧车。孤山近,有小青和靖,不叹邻孤。
芰荷杨柳菖蒲。算堤照花枝早姓苏。数学士诗名,始传北宋,英雄身后,才占西湖。
烟雨湖边,更闻瘗玉,一例争墩可笑无。
真娘墓,忆樊南诗在,疑信谁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苏小墓,次樊山韵是潘飞声创作的一首词。潘飞声(1858-1934),字兰史,号剑士、心兰、老兰,别署老剑、剑道人、说剑词人、罗浮道士、独立山人。他祖籍福建省,先祖于清乾隆年间迁居广东经商,遂落籍于广东省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

词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赞美。六代文章,千古香邱,其人仙乎。似卞赛埋琴,钟鱼久忏,朝云诵偈,露电真如。松柏同心,鸳鸯并命,曾驻当年油碧车。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高洁品质的赞赏,以及对他们精神风貌的怀念。

在文学价值方面,词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通过描绘苏小墓和樊山等景物,传达出诗人的情感。这些意象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词中的语言优美,辞藻华丽,体现了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值得欣赏和品味。

《沁园春·苏小墓,次樊山韵》是一首充满历史韵味的古典词作,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