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之麓梁溪旁,诗骨乃有名山藏。文字精灵一点埋不得,熊熊奕奕万丈腾光芒。
古今诗人代有几,大抵苍蝇附骥尾。啾啾啼出鲍家坟,至今寂寞荒烟里。
晴沙先生选诗一千一百有十人,残编断简堆积高于身。
何来贾生出奇计,瘗之石穴千载留其真。君不见,伯鸾不作长康死,名士风流长已矣。
白杨树下冢累累,地角天涯竟何是。精魂寄与残诗俱,萍聚沙抟偶然耳。
朽壤谁争牛耳盟,故鬼豪吟新鬼喜。我思英雄事业才人诗,一例皆欲流传之。
选家意见各区别,沧海岂必无珠遗。傥使欂栌杗桷供博采,安在单词只句不与风雅相扶持。
藓合苔封付岩薮,姓名零落知谁某。得无地下修文广额收,光怪不许人间有。
呜呼冢中诗魂兮听我歌,笔将汝扫墨汝磨,生前曷不驱吟魔。
龙蛇蚯蚓一抔土,贤愚同尽将如何。
诗冢歌
介绍
《诗冢歌》是清代潘世恩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的才华和作品的传世价值,表达了对文学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尊重。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文人的一种致敬,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诗冢歌》的作者潘世恩,生于清朝,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在政治和社会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诗歌创作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的内容解析:《诗冢歌》通过对“诗骨”的赞颂,传达了一种对文学价值的高度重视。诗中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文字精灵一点埋不得,熊熊奕奕万丈腾光芒”,形容文学的力量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诗中还提到“古今诗人代有几,大抵苍蝇附骥尾”,暗示了历史上许多杰出的诗人往往被后人以附庸风雅的方式所忽视。
文学价值:《诗冢歌》不仅仅是对古代诗人的赞美,它还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文化修养和历史观。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能够引人深思。例如,“啾啾啼出鲍家坟,至今寂寞荒烟里”这一句,通过描绘一个荒芜的场景来象征那些被遗忘或被边缘化的文学成就。
历史背景:在清朝晚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作品常常承载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批评。潘世恩的这首诗,可能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创作的,通过文学形式表达他对时代的感慨和对传统文化的维护。
读者反响:虽然具体读者群体难以统计,但根据其影响力和流传范围,可以推测该诗受到了一定的读者群体的关注和喜爱。它不仅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是研究清朝文学和历史的重要文献。
现代意义:在现代社会,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艺术审美上,更在于它们对于社会的启示和影响。《诗冢歌》这样的作品提醒现代人要重视并传承文化遗产,同时也激发人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对待和使用这些资源。
《诗冢歌》不仅因其艺术价值受到赞誉,还因为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而成为研究中国文化和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