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州婴杵庙

烈士不爱生,亦不卤莽死。
苟生颜面羞,徒死魂魄耻。
生死各有立,机括妙相倚。
婴杵得其深,一发存赵祀。
千夫共舆瓢,不如道旁委。
两人利断金,同心而殊轨。
间牒有阴阳,奇正相表里。
神鬼未能窥,宵小安足拟。
赵朔亦何人,得士有如此。
驱车出欣州,酹酒吊故里。
秋风正萧骚,浩歌热双耳。
带兆虽中绝,巢卵岂俱毁。
藏山不可求,哀哀哭公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欣州婴杵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古体诗,由清代江苏吴江人潘柽章创作。这首诗通过赞美烈士的忠贞不渝和高尚品质,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忻州婴杵庙二首 烈士不爱生,亦不卤莽死。苟生颜面羞,徒死魂魄耻。生死各有立,机括妙相倚。婴、杵得其深,一发存赵祀。千夫共舆瓢,不如道旁委。两人利断金,同心而殊轨。间谍有阴阳,奇正相表里。神鬼未能窥,宵小安足拟。赵朔亦何人,得士有如此。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清朝中叶,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需要英才以图振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中的“烈士”形象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忠诚和勇气激励着后人。

  2. 文学价值:《欣州婴杵庙》作为一首古体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中的“生死各有立”,暗示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机括妙相倚”,则揭示了事物之间微妙的内在联系。这些哲理思考,不仅在当时具有启发意义,对于后世亦有深远影响。

  3. 文化传承: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赞颂,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理念,如忠诚、勇敢、智慧等,这些价值观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欣州婴杵庙》不仅展示了潘柽章高超的文学技艺,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精神追求。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