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不爱生,亦不卤莽死。
苟生颜面羞,徒死魂魄耻。
生死各有立,机括妙相倚。
婴杵得其深,一发存赵祀。
千夫共舆瓢,不如道旁委。
两人利断金,同心而殊轨。
间牒有阴阳,奇正相表里。
神鬼未能窥,宵小安足拟。
赵朔亦何人,得士有如此。
驱车出欣州,酹酒吊故里。
秋风正萧骚,浩歌热双耳。
带兆虽中绝,巢卵岂俱毁。
藏山不可求,哀哀哭公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欣州婴杵庙》。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译文:
烈士不怕死,也不愿在无谓中丧命。苟活只会让人羞愧,而死亡则令人耻辱。生死各有其意义和价值,关键就在于如何运用。婴杵得其深意,一发存赵祀,即以婴儿之头击鼓,为赵国祈福。千夫共舆瓢,不如道旁委,比喻众人的力量不如一人之力。两人利断金,同心而殊轨,表示即使力量微小,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只要心志一致即可。间牒有阴阳,奇正相表里,说明阴阳之道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神鬼不能窥其秘密,宵小又怎能与之相比。赵朔何人?得士有如此,表达了对赵国贤者的敬仰之情。驱车出欣州,酹酒吊故里,即前往欣州祭奠已故之地,表达对故人的哀思。秋风正萧骚,浩歌热双耳,形容秋天的萧瑟与自己的豪情壮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带兆虽中绝,巢卵岂俱毁,意味着虽然天命可能有所改变,但生命的价值并不因此而消失。藏山不可求,哀哀哭公子,表达对公子的哀思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作者对生死、命运、英雄人物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中所蕴含的道理和情感,对于读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例如,诗中的“生固欣然,死亦无憾”,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接受的态度;“生死各有立,机括妙相倚”,则启示人们要珍惜生命,把握时机,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赵朔亦何人,得士有如此”,则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此外,诗中的“秋风正萧骚,浩歌热双耳”等句子,更是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出诗人豪放的气魄和坚定的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