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于慧男集药地老人画帧

前年曾见壁上山,去年又看卷中树。
道人丘壑自胸中,水水石石纷无数。
使见所梦忆所历,叹者得息迷者悟。
青原山上山如簇,何岭何峰是其族。
我未入山见道人,欲向此山先礼足。
譬如问鲭诣五侯,才过屠门已果腹。
春音居士殊高致,抗首风尘仙作吏。
前身要是白社人,乘闲便入青原寺。
又乞五岳留真形,道人泼墨供游戏。
我欲问君假齿图,沿溪处处咸相志。
他日入山或不迷,不止盘礴领其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于慧男集药地老人画帧》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唐寅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意境,展现了唐寅对人生、艺术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单介绍:

一、诗歌原文

其一

墨点无多泪点多,
玉盘珍重用功薄。
料应厌作人间食,
风世甘从云水过。

其二

几行病叶几行愁,
百尺老竿谁是手?
雨洗东坡月黄昏,
两株人在永州。

二、诗句解析

  1. 墨点无多泪点多:此句以”墨点”喻指诗中的字迹,”泪点”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怆与哀愁。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在遭遇困境时的痛苦心情。
  2. 玉盘珍重用功薄:这句诗中的”玉盘”象征着珍贵的物品或美好的品质,而”用功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品质的珍惜之情。同时,诗人也借物抒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3. 料应厌作人间食:这里,诗人以”人间食”作为对比,暗示了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反感。他渴望远离尘世的纷扰与喧嚣,寻找一种更为纯净、宁静的生活方式。
  4. 风世甘从云水过: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向往之情。他希望像云一样随风飘荡,像水一样流淌自由自在。这种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5. 几行病叶几行愁:诗人在描绘自己的处境时,使用了”病叶”和”愁”这两个意象。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态,更反映了他的心理状态。疾病和忧愁使得诗人无法专注于创作,也使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扰之中。
  6. 百尺老竿谁是手:这句诗中,诗人将自己比作那百尺高大的老竿子。这既是对自己坚韧不拔性格的自喻,也是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历程的感慨与思考。
  7. 雨洗东坡月黄昏:诗人将”东坡”作为自己的代称,这是对他曾经居住的地方的一种象征性表达。在这里,他回忆起了自己的往事,感受到了岁月的变迁与流逝。同时,”雨洗东坡”也暗示了诗人经历了风雨后变得更加成熟与稳重。
  8. 两株人在永州:最后一句中,“两株人”既指的是诗人自己,也暗指那些与他志同道合的文人们。他们共同生活在永州这个地方,彼此相互扶持、共同进步。这种友谊与合作的精神是值得赞扬与传承的宝贵财富。

三、诗歌主题

  1. 对自然美的赞颂:诗中多次提到自然元素如山水、风月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 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人通过自身的遭遇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度感悟与思考。
  3.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渴望远离尘世的纷扰与喧嚣,寻找一种更为纯洁、宁静的生活方式。

《题于慧男集药地老人画帧》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唐寅的才华和个性,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与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