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燕

兵甲三春满,经年海上归。
未依新画栋,还认旧柴扉。
雨细窥帘入,泥融掠水飞。
营巢吾愧汝,飘泊寸心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初见燕》是一部清代诗人黎承忠创作的古诗,主要描述了小燕对春色的怜爱以及它们来时的情景。以下是对《初见燕》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信息
  • 作者生平:黎承忠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生平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文学创作活跃于清朝中晚期。他的诗歌作品在后世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1. 诗作原文
  • 《初见燕》这首诗通过描绘燕子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和感受。诗中的“梁间牖户新”等句子,生动地勾勒出春天的景象,而“衔泥已复哺雏频”则展现了燕子勤劳的特性。
  • 诗中的“旧梦关情芳草,新愁对影飞绵”等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愁,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黎承忠的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著称,他的诗作通常通俗易懂,却又不失深意。这种语言风格使得诗作易于传颂,也便于人们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 意象运用:黎承忠善于利用自然景物作为诗歌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例如,诗中描述的小燕子、杏花等元素,都成为他作品中重要的意象,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

《初见燕》是一首集自然美、生态关怀于一体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古代诗人的生活态度,还传递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通过欣赏和学习这首诗,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还可以从中汲取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宝贵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