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寄罗海韬

大江前横月色冻,今古苍凉气如梦。寒亭一夜波浪急,千里清光为谁送。
君昔失意方壮年,石潭秋风无钓船。白波红树使人惜,黑水黄茅空自怜。
廿载悲歌走蛮道,半梳秋发成诗老。枕边乡梦出三江,江声雨声共怀抱。
眼时雨低眼不长,晓来路滑行复伤。伤心念我同游子,远别七年沧海旁。
君今忆我旧多病,我昔比君今更狂。出门乞米入门笑,宅边柳树花如霜,风吹柳花云扑香。
东飞西飞不着地,落处还着我衣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亭寄罗海韬》是清朝诗人黎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以沉郁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大江前横月色冻,今古苍凉气如梦。
    寒亭一夜波浪急,千里清光为谁送。
    君昔失意方壮年,石潭秋风无钓船。
    白波红树使人惜,黑水黄茅空自怜。
    廿载悲歌走蛮道,半梳秋发成衰颜。

  2. 诗歌译文
    在江边的大石头上,皎洁的月光被冻结,古老的江水显得格外苍凉,仿佛梦境一般。一夜之间,寒亭附近的波浪突然变得急促,清澈的阳光似乎也在为谁而送别。想起你当年遭遇挫折,正值壮年,只能站在石潭边,看着秋风中无处可去的渔船。那波涛汹涌的水面上红色的落叶让人感到惋惜,那黑水黄茅之间只留下无尽的哀愁。

  3. 诗歌背景
    《江亭寄罗海韬》创作于康熙年间,此时黎简作为清代著名的诗人与画家,他的文学与艺术成就都极为突出。这首诗反映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心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4. 艺术特色
    黎简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江亭寄罗海韬》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画面。诗中的“寒亭”、“波浪急”、“万里清光”等意象,不仅描绘了景物,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5. 作品赏析
    《江亭寄罗海韬》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深意。诗中的“白波红树”和“黑水黄茅”分别象征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无情,而“君昔失意方壮年”则揭示了诗人自身的处境和心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6. 写作背景
    虽然关于《江亭寄罗海韬》的具体写作背景已不可考,但从诗中的用词及情感表达来看,诗人可能处于人生的低谷期或某种困境之中。这种背景下的创作往往更加深沉,更能触动人心。

《江亭寄罗海韬》不仅是黎简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珍品。它以其深邃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读者在欣赏其美妙的文字的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真挚情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