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华驿路送征骖,诗思离情两不堪。
宦迹几曾经海畔,花时何忍别江南。
生徒染翰邀人住,父老持觞劝客酣。
一种消魂南浦意,江淹作赋未曾谙。
赴淮海道任留别镇江士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赴淮海道任留别镇江士绅》是清代诗人黎世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文化和历史方面亦有一定的影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 作者介绍:
- 黎世序,字湛溪,清河南罗山人,嘉庆元年进士,曾任江西星子县知县,调任南昌。后官至南河河道总督,以治水有功,卒谥襄勤。
-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梅华驿路送征骖,
诗思离情两不堪。
宦迹几曾经海畔,
花时何忍别江南。
生徒染翰邀人住,
父老持觞劝客酣。
一种消魂南浦意,
江淹作赋未曾谙。
- 译文:
在梅华驿的路上送行征车,我的心情既感慨又悲伤。
宦游足迹曾几经沧海之滨,此刻花儿盛开怎能忍心与江南分别?
学生们挥笔写诗邀请我留下,乡亲们拿着酒杯劝酒让我畅饮。
离别之情使我倍感凄凉,像江淹那样的赋诗也感到陌生。
- 创作背景:
- 这首诗是在诗人即将赴淮海道任留别镇江士绅之际所作。当时黎世序作为官员,因公事而远赴淮海道任职,面对即将离开熟悉的环境,他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 社会历史背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墨客往往身不由己地随朝廷调动而迁移,这种官场上的变动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黎世序的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
-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黎世序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即将离开故土的无奈与不舍,以及对新环境的期待与忧虑。通过对比江边的风景与江南的美景,诗人巧妙地抒发了离别的哀愁。
- 艺术手法: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人物活动的描写,将诗人的情感与景象紧密相连,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
《赴淮海道任留别镇江士绅》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的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在社会变迁中的心境变化。此外,诗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意义也为研究清代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