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居杂兴其二

千门柳色近萧条,白下楼台矗绛霄。
江口舳舻连铁瓮,月中弦管乱铜刁。
高牙大纛将军幕,碧草黄云帝子朝。
欲向雨花参半偈,片帆无计渡金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居杂兴其二”是明朝诗人祁顺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秋天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点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祁顺:明朝诗人,字国华,号霁岩。他的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祁顺的诗歌常常表达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其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短笛寒砧近报秋,兴来频倚夕阳楼。霜林落叶雨声急,石洞出云山气幽。
    怀土仲宣多感慨,思莼张翰最风流。

  2. 诗歌解析

  • 第一段:描绘了秋风中的场景,诗人听到短笛声和寒砧声响,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这种声音让诗人感到愉悦,于是他频频倚靠在夕阳楼前赏景。
  • 第二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霜打的树林里飘落的树叶,雨声急促,而山洞中的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深远幽静的感觉。
  • 第三段: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诗人想起了东汉名士仲宣(庞德公)的感慨,以及西晋文人张翰对家乡莼菜的思念。这两段都体现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1. 艺术特点
  • 情景交融:诗中的秋天景色与人物的情感紧密结合,使得读者能够通过画面感受到诗人的情绪变化。
  • 语言精炼:祁顺在这首诗中使用的语言非常精炼,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意,让人回味无穷。
  • 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使整首诗充满了人文情怀。
  1. 文学史地位
  • 文学价值:祁顺的《秋居杂兴其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明代诗歌的风貌,也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灵感。
  • 影响范围:这首诗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文学中都具有广泛的影响,许多后来的作家在创作中都会引用或者受到其启发。
  1. 现代应用
  • 教育意义:作为文学作品,《秋居杂兴其二》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一部分,帮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风格和技巧。
  • 研究价值:对古代诗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借此探索古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社会背景。

《秋居杂兴其二》不仅是明朝诗人祁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和欣赏的重要对象。对于热爱文学和历史的人们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座值得深入探索的精神宝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