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湘波俨然屋

杜曲桑麻旧隐沦,草堂深掩落花津。
平桥古树浮村午,宿雨荒烟故国春。
一榻久县频岁月,十年高蹈隔风尘。
吾侪拟泛仙源棹,携手殷勤说避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徐湘波俨然屋》是清代诗人萧中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题徐湘波俨然屋》的作者是萧中素,字芷崖,江南华亭人,又一说是萧山人。他是明诸生,有《释柯集》一书。萧中素生活在清初,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2. 诗歌原文
    杜曲桑麻旧隐沦,草堂深掩落花津。
    平桥古树浮村午,宿雨荒烟故国春。
    一榻久县频岁月,十年高蹈隔风尘。
    吾侪拟泛仙源棹,携手殷勤说避秦。

  3. 诗句解析

  • 杜曲桑麻旧隐沦:描述了杜曲一带的桑麻之地,曾经是隐居之地。
  • 草堂深掩落花津:草堂深深隐藏在落花之中,增添了一份静谧与凄美。
  • 平桥古树浮村午:平桥旁的古树在水中倒映,仿佛是浮动的村庄。
  • 宿雨荒烟故国春:宿雨让荒烟更加浓重,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故国之中。
  • 一榻久县频岁月:表达了诗人长时间被贬谪的无奈与辛酸。
  • 十年高蹈隔风尘:十年来远离尘世的高蹈生活,意味着对官场的淡泊与超然。
  • 吾侪拟泛仙源棹:我们打算一起泛舟于神仙般的源头。
  • 携手殷勤说避秦:与友人一起热情地讨论避秦的事情,暗示了对政治局势的关注。
  1. 诗歌鉴赏
  • 意境营造:《题徐湘波俨然屋》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深远的意境。从杜曲到草堂,再到平桥古树,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画面。
  • 情感表达:诗人借景抒情,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其中,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 艺术手法: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落花津”、“荒烟”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历史背景
  • 清代初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常常面临着政治风波和人生困境。萧中素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变迁的感受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对官场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题徐湘波俨然屋》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