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曲桑麻旧隐沦,草堂深掩落花津。
平桥古树浮村午,宿雨荒烟故国春。
一榻久县频岁月,十年高蹈隔风尘。
吾侪拟泛仙源棹,携手殷勤说避秦。
【注释】
题徐湘波俨然屋:徐湘波的屋子,俨然如山。
杜曲:指杜甫的故居。桑麻:泛指庄稼。旧隐沦:过去曾隐居于此。草堂:杜甫的茅屋,在成都浣花溪畔。深掩落花津:深深关闭了通往花间小路的门。
平桥古树浮村午:平静的小桥旁,古树倒映在村子的河流里像浮在水面上。
宿雨荒烟故国春:夜晚的雨和早晨的烟雾使整个国家都变得荒芜。
一榻久县频岁月:一个床铺被长时间使用,已经破旧不堪。
十年高蹈隔风尘:十年来一直过着闲云野鹤般的隐居生活。
吾侪拟泛仙源棹:我们打算乘着小船去神仙居住的地方。
携手殷勤说避秦:手牵手地热情地交谈着如何避开秦朝的统治。
【赏析】
诗是写诗人对徐湘波故居的怀念和向往。
首联“杜曲桑麻旧隐沦,草堂深掩落花津”,点出了诗人对徐湘波故居的缅怀。“桑麻”即庄稼,这里暗指杜甫,因为杜甫在成都定居时开垦荒地、种庄稼,所以用“桑麻”二字来代指杜甫。“深掩落花津”,是说诗人当年隐居草堂时常常闭门谢客,不与外人来往,只有落花时节,才打开门扉,接待来访的朋友。
颔联“平桥古树浮村午,宿雨荒烟故国春”,是说诗人当年经常坐在平桥边的老树上,眺望着远方,思念着他那已经荒凉了的故乡。
颈联“一榻久县频岁月,十年高蹈隔风尘”,是说诗人已经在这偏僻荒凉的山村住了很长时间,而他的好友徐湘波却依然过着高蹈脱俗的生活,远离了尘世的纷扰。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和徐湘波的不同命运进行了反思,表达了自己对徐湘波的敬仰之情。
尾联“吾侪拟泛仙源棹,携手殷勤说避秦”,是说诗人准备乘坐小船去寻找那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而他们则要在那里度过一段逍遥自在的日子,远离世俗的纷争。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以徐湘波故居为背景,通过回忆诗人和徐湘波之间的友情往来,表达了诗人对故居的怀念和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