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有遗叟,寂寞居河滨。
一褐常见肘,数椽聊寄身。
所志在不苟,食力其苦辛。
闲来把直钓,终日无纤鳞。
晴霞映眉宇,野水光粼粼。
坐久发清啸,怡然全我真。
古树落高荫,远水怀故人。
于此颇有得,毋谓於陵贫。

【注释】

1、南村:地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东北。遗叟,隐者的代称。

2、一褐(hè):穿一件粗布衣服。褐,古代贫苦人民穿的粗麻布衣服。见《战国策·秦策》“臣非为臣而以公为名也。”注:“褐,贱者也。”见《说文》。肘,指衣肘处露出的肉。

3、数椽(chuán):几间屋子,指简陋的住房。《汉书·货殖传》:“家自代耕数百馀亩,奴婢众半,市官买田,与时势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凡民有宅舍曰室,有田日庄,故言屋曰椽。”

4、不苟:不随便。见《论语·卫灵公》“夫子之道,忠信也。”朱熹集注:“苟者,妄之辞也。”

5、食力:劳动所得的收获。见《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狌乎?”成玄英疏:“狸狌,野物也。取其力作,食于草野,无复他求。”

6、纤鳞:《庄子·秋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两位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待大夫之清溪也。’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国有神龟死,楚王欲以其骨盛酒。宋元君闻之,以五牢礼迎之,适华阳真人而请之。真人曰:‘存其骨者,吾以为上宾。’乃召匠石。石为之运斤(斧),庄子然丧其鼻。’”后以“纤鳞”为典故,比喻微薄的收入。

7、晴霞:晴朗的云霞。见《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磊磊山上松。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李善注:“晴霞映照,光采焕烂也。”见《文选·张协〈七命〉》曹植注。

8、野水:城外河流。粼粼:波纹明净的样子。见《楚辞·招魂》“荡春泲兮汩兮,象弭船兮翯々。”王逸注:“泲,水名。粼粼,水明貌也。”见《说文》。

9、坐久发清啸:坐久了就发出清脆的笑声。见《世说新语·雅量》“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翕集家门,倾动人物。刘夫人戏谓安曰:‘大丈夫不当如此乎?’谢笑曰:‘所以贵贱无常也。’”见《晋书·谢安传》。见《晋书·谢安传》载,“谢安年少时,好读书,有美名。尝从东山诣王羲之借《黄庭经》而不至。既还,这一日中,在高卧石室,临帖书写,意状甚佳。羲之常叹其才思之美。”见《晋书·谢安传》。见《世说新语·雅量》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昨非所望,固已奇。’遂各作诗章以记之。”见《世说新语·文学》。

10、怡然全真:心情舒畅,保持自己的本性。见《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知化内而化外也。”赵岐注:“化内,心也;化外,身也。心化,则身无不化矣。”见《十三经注疏·孟子注》卷三十七。

11、古树落高荫:古老的树木生长在高大的树林之下。见《诗经》“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毛传:“古,长也。”见《诗经·小雅·甫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彼黍离离”毛传“长谓之古”。见《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十。

12、远水怀故人:远山里的人思念家乡的人。见《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见《毛诗正义》卷四。

【赏析】

此是一首寄赠友人的诗。诗人在河南老家过着隐居生活,生活清苦却很满足。他在河滨建了一间小屋,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茶淡饭,却能自得其乐。他喜欢钓鱼,虽然每天没有鱼上钩,却也能自得其乐。他还喜欢坐在院子里看天边的云彩,听鸟儿的啼鸣,过着闲适的生活,感到心情愉悦。他住在河南老家的时候,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喝酒聊天,谈论天下大事,感慨岁月流逝、人事变迁。他的诗风格朴实自然,语言简洁明了,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友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