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雨望

河朔春悯旱,生机郁草木。
麦苗不盖地,蓬块纷满目。
今晨渡孟津,微雨洒河曲。
一色含新姿,风穗净摇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孟津雨望》是清朝诗人萧鸿吉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萧鸿吉:字仪可,号韵镵,三台人,道光乙酉拔贡,官雅安教谕。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其诗作多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受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1. 诗歌原文
  • 河朔春悯旱,生机郁草木。麦苗不盖地,蓬块纷满目。今晨渡孟津,微雨洒河曲。一色含新姿,风穗净摇绿。
  1. 诗词解析
  • 这首诗描写了春季干旱时的景色,以及作者在孟津渡过河时所见之景,充满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气息。诗句中“麦苗不盖地”展现了麦苗旺盛的生长势头,而“风穗净摇绿”则生动描绘了微风中的麦穗随风摇曳,显得格外鲜活。
  1. 诗词鉴赏
  • 语言特色:萧鸿吉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用词精确,能够很好地传达出季节变换带来的意境与情感。
  • 意境营造: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使人仿佛能闻到春天的气息,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
  • 情感表达:虽然诗作简短,但通过寥寥数语,萧鸿吉巧妙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慨。
  1. 文学地位
  • 历史影响:作为清代诗人的作品,《孟津雨望》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
  • 现代评价:在当代,许多学者和读者依然对这首古诗赞不绝口,认为它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值得细细品味。

《孟津雨望》不仅是一篇具有深厚文学价值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情体味,也能深刻体会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