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宜庵韵

心静还知丈室宽,酒酸犹博片时欢。
十年人似齐门瑟,半世文多楚相冠。
感此孤虫催岁暮,飘然旷野履霜寒。
乡村寂寞眠常早,月压柴荆未出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李宜庵韵》是清代诗人朴齐家的作品,创作于清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朴齐家,字修其,一字次修,号检书,朝鲜人。他还有《暂游集》、《贞蕤稿略》等作品。
  • 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1. 诗作原文
  • 心静还知丈室宽,酒酸犹博片时欢。
  • 十年人似齐门瑟,半世文多楚相冠。
  • 感此孤虫催岁暮,飘然旷野履霜寒。
  • 乡村寂寞眠常早,月压柴荆未出看。
  1. 诗歌解析
  • 《次李宜庵韵》通过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感慨。
  • 诗中的“心静”与“酒酸”形成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
  • “十年人似齐门瑟”和“半世文多楚相冠”则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 “感此孤虫催岁暮”和“飘然旷野履霜寒”透露出诗人超脱俗世、追求自由的精神。
  • “乡村寂寞眠常早,月压柴荆未出看”则描绘了诗人在乡村生活中的孤独与清寂。

《次李宜庵韵》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抒情诗,也体现了朴齐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朴齐家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