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巢经巢壁

羡君高卧处,面壑复尻岑。
云影半岩宿,林扉终日阴。
路缘螺壳转,湖养鸭头深。
安得频携酒,时从问字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巢经巢壁》是清代黎庶焘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深远的山水图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巧妙融合,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到的审美观。

黎庶焘(1763~1824),字君锡,一字石泉,号梦窗,清代广东嘉应州曲江(今广东梅州市)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画家及书法家。据记载,黎庶焘曾官至礼部主事,但因直言敢谏,触怒权贵,被贬为知县。这种仕途上的挫折并没有让他气馁,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艺术创作激情。他在文学、绘画及书法上均有建树,尤其是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书巢经巢壁》便是其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书巢经巢壁》原文如下:

羡君高卧处,面壑复尻岑。
云影半岩宿,林扉终日阴。
路缘螺壳转,湖养鸭头深。
安得频携酒,时从问字斟。

此诗通过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幅清幽宁静的山水画面。首句“羡君高卧处”,便已流露出诗人对这位隐居者的羡慕之情。接着三句具体描绘了隐居者所在的环境:面对山峦,背靠溪水,四周林木葱郁,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之中。最后两句“安得频携酒,时从问字斟”,则表现了诗人对于与友人品茗论道,交流心得的向往。全诗语言质朴而富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黎庶焘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态度。

《书巢经巢壁》不仅展现了黎庶焘深邃的艺术眼光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更是清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