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在东光在西,春山滑滑啼竹鸡。
一声两声天渐晚,水上水下烟都迷。
幽人踏月归何处,清辉一片竹溪路。
沙禽相唤若忘机,背人飞入菰蒋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明月在东光在西,春山滑滑啼竹鸡。
一声两声天渐晚,水上水下烟都迷。
幽人踏月归何处,清辉一片竹溪路。
沙禽相唤若忘机,背人飞入菰蒋去。
《溪上闻竹鸡声》是清代诗人黎庶焘创作的一首七绝诗。
黎庶焘的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夜景象,其中“明月在东光在西,春山滑滑啼竹鸡”一句,通过对比月色与山林、竹鸡的啼鸣,巧妙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竹子以生命,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竹鸡啼鸣时那种仿佛与世无争的宁静,同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致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溪上闻竹鸡声》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春日夜晚,听到远处传来的竹鸡啼叫,感受到了诗人笔下的宁静与美好。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黎庶焘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反映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