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火令 · 舟泊姑苏

柔橹惊残梦,韶华逐逝波。四年重向此经过。一笑虎邱风月,大半属青娥。
彩袖香招蝶,新妆黛掩螺。昼船双桨疾于梭。越是三更,越是冶游多。
越是客舟停处,面面起笙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喝火令·舟泊姑苏》是一首由清代诗人薛时雨创作的古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苏州虎丘时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薛时雨(1813年2月7日—1867年10月23日),字伯虎,号游仙、梦蝶生,江苏无锡县南门人。他是一位有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词人,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诗,其作品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 诗歌原文:柔橹惊残梦,韶华逐逝波。 四年重向此经过。 一笑虎邱风月,大半属青娥。彩袖香招蝶,新妆黛掩螺。昼船双桨疾于梭。越是三更,越是冶游多。越是客舟停处,面面望吴波。

  3. 诗歌翻译:柔和的橹桨搅动了残留的美梦,青春如同流水般逝去。这已是我四年后的重访。虎丘的风景依旧如旧,但青楼女子的身影大多属于青楼歌女。她们挥动着彩袖,香气吸引来蝴蝶;涂着新妆的脸庞掩住螺髻。白天里,船上的桨速比穿梭的梭子还快。越是到了深夜,这里越热闹非凡,游客络绎不绝。当游客们停驻在小舟中时,他们纷纷抬头望向远方那滚滚而来的吴地水波。

薛时雨的《喝火令·舟泊姑苏》不仅是一首描写苏州风光和人文景观的诗歌,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和文化的回顾。通过对虎丘的描述及与青楼女子的交流,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华景象,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经历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