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二月十五夜大江看月

独饮不成醉,横槊望江天。吟魂飞落天外,无语对婵娟。万里山河寂静,凄绝嫦娥孤影,偏喜十分圆。鹤唳不知处,缥缈入云烟。
人渺渺,春寂寂,夜绵绵。长空如此寥阔,一客倚孤船。过眼风光谁赏,回首钱塘江上,铁笛会群仙。今夕复何夕,香雾袭衣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苏东坡)所作的一首咏月词,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抒情作品之一。该诗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作此词以寄情。

全词如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通过这首词表达了他对人生、对朋友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无尽向往。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传颂的名句,寓意着无论相隔多远,心与心始终相连的情感寄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