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饮不成醉,横槊望江天。吟魂飞落天外,无语对婵娟。万里山河寂静,凄绝嫦娥孤影,偏喜十分圆。鹤唳不知处,缥缈入云烟。
人渺渺,春寂寂,夜绵绵。长空如此寥阔,一客倚孤船。过眼风光谁赏,回首钱塘江上,铁笛会群仙。今夕复何夕,香雾袭衣寒。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逐字逐句地分析,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把握。

“独饮不成醉,横槊望江天。”意思是说,诗人独自一人饮酒,喝到半醉不醉时,便把酒横放在槊上,眺望着辽阔的江天。注释中指出“横槊”即持槊,是一种兵器;“槊”即长矛,这里指代诗人的酒杯。“吟魂飞落天外, 无语对婵娟。”意思是说,诗人独自饮酒,喝到半醉不醉时,便把酒横放在槊上,眺望着辽阔的江天。此时,他的思绪随着月光而飘荡。他看到皎洁的明月高悬在天空,不由得感叹道:“明月啊,你为什么如此清亮、明亮?你为何如此清亮,如此明亮?”“吟魂飞落天外,无语对婵娟”中的“吟魂”指诗人自己,“月”是诗人所思念的对象。“无语对婵娟”中的“婵娟”是月亮的美称。

“万里山河寂静, 凄绝嫦娥孤影, 偏喜十分圆。”“万里山河寂静”中的“山河”,指代诗人自己,“寂寞”指代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指诗人内心的悲伤;“十分圆”中的“十分”指代月亮圆的程度,突出月亮的圆满美丽。注释中指出“嫦娥”为神话人物,传说中月宫里的仙子。“鹤唳不知处, 缥缈入云烟。”意思是说,诗人独自饮酒,喝到半醉不醉时,便把酒横放在槊上,眺望着辽阔的江天。这时,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了鹤唳声,但不知道声音出自何处。“缥缈”形容轻远模糊的样子。“一客倚孤舟。”意思是说,诗人独自饮酒,喝到半醉不醉时,便把酒横放在槊上,眺望着辽阔的江天。这时,忽然看见一只小船停在江边,船上有一个人倚着船桨站着。“过眼风光谁赏?回首钱塘江上, 铁笛会群仙。”意思是说,诗人独自饮酒,喝到半醉不醉时,便把酒横放在槊上,眺望着辽阔的江天。这时,忽然看见钱塘江上的风景,不禁想起了《西洲曲》中的名句:“忆梅下西州,折梅寄江北。单衫薄笼佩,细马轻帆幅。石桥明朝路,人行明镜里。一春波浪隔,朱户闭空谷。”这里的“铁笛会群仙”指的是吹箫引凤,招来众多仙人共游仙境。这里的“过眼”指一瞥之间,转眼之间,指短暂的时间;“回首”意指回顾往事。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通过描写作者在江边看月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之情。

全词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写于作者贬谪黄州期间。首句交代了看月的时间是在农历二月十五这一天。“独饮不成醉,横槊望江天。”两句写出了作者独自饮酒的情景:一边喝着酒,一边把酒横放在槊上,望着辽阔的江天。“吟魂飞落天外,无语对婵娟。”三句写作者看到明月高挂在天空,不由得感叹道:明月啊,你为何如此清亮、明亮?你为何如此清亮,如此明亮呢?“千里江山寂静,凄绝嫦娥孤影,偏喜十分圆。”四句写作者看到大江的景色,想到天上的嫦娥孤独的身影,不由得感到十分孤单。“鹤唳不知处, 缥缈入云烟。”五句写作者听到鹤唳声却不知道它从何而来,只觉得它在缥缈的云雾中飘荡。六句写作者看到江边的小舟上有一个人正在倚着船桨站着。“过眼风光谁赏? 回首钱塘江上, 铁笛会群仙。”七句写作者回头望向钱塘江上风景,想起李白的《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薄笼佩,细马轻帆幅。石桥明朝路,人行明镜里。一春波浪隔,朱户闭空谷。”这几句的意思是:眼前的美景,又有谁能欣赏呢?我回头望去,只见江面上的船只停泊在岸边。这时,忽然想起李白的《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薄笼佩,细马轻帆幅。石桥明朝路,人行明镜里。一春波浪隔……”这里所说的“朱户”是指富家女子的门户,这里指富家女子的住所,这里指美女居住的地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眼前这美好的景色,又有谁能欣赏呢?我回头望向江上风景,想起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薄笼佩,细马轻帆幅。石桥明朝路,人行明镜里。一春波浪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眼前这美好的景色,我又怎能不被陶醉呢?

整首词通过对作者看月的描写,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