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这首诗的内容是描述对一位高士的怀念之情,通过对古代文人的追忆,表达了对这位高士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第一句“台城路 友石轩印谱”,描绘了一幅友人在友石轩中整理印谱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感。第二句“鄱阳石帚飞仙后,何人更溯三古”,则以“飞仙”比喻友人的高洁品格。第三句“虿尾形存,蚕头迹渺,空忆埤苍训诂”,则是对友人遗文的追忆与赞美。第四句“往册销沉,摩挲贞石半风雨”
诗句 - 千秋未了齐宫怨,年年断魂谁诉。 - 槐荫当檐,柳丝拂井,又听琴弦如许。 - 故园残暑。 - 我亦能清,萧条同饮夜深露。 - 西风又送冷雨。 - 柴门倚杖处,落叶满户。 - 野渡秋残,沧洲人远,多少别离情绪。 - 琐窗独苦。 - 向帕子红罗,一双描取。 - 剩有吟蛩,砌苔寒共语。 译文 - 在千年之后,齐宫的怨恨依然未消,每年都有人因无法排解心中的悲情而感到痛苦。 - 庭院里
【解析】 “归云阁外梅风软,藤窗正临芳渚。粉箬评茶,香罗浥酒”,首句交代地点,第二句写景,第三四句描绘了一幅闲适、恬静的生活画面;“短屐黄桑,踏泥更上翠微路”两句描写了作者的行程和心情,“分襟重唱南浦。向沧浪长笛,时梦渔父”三句描写了作者的心境与对往昔的回忆,“柿叶湖亭,荭花水港,已近残秋节序”几句是写眼前之景,“吟朋甚处?想门掩柴桑,砑笺题句”二句是想象未来之景。赏析:此词为怀人之作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台城路·其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诗句注释: 1. 一从律管灰飞后,月痕又圆过五:自从律管中的灰尘被清除后,月亮的形状已经完整地显现了五次。 2. 可怪湘累,魂依故国,遗俗尚沿三楚:令人感到奇怪,屈原(湘累)的灵魂还依附在旧的国家之中,他流离失所的遗风还流传在楚国。 3. 休夸绣虎:不要吹嘘自己像织锦的老虎一样才华横溢。 4. 算绝代骚人
江南五月寒如许,惊心又移芳序。 梅子初黄,冰荷渐展,倦客谁题纨素。 薰笼频贮。 但镇日、惟消水沉烟缕。 重试春衣,如今那是旧情绪。 莺声尚留深树。 笑耽诗殢酒,懒寻青羽。 润遍红绢,香消珠络,转忆萧娘眉妩。 层楼凝伫。 挨不到黄昏,便添凄楚。 暮霭沉沉,远天都是雨。 注释: 1. 江南五月寒如许:江南的五月天气寒冷得如此厉害。 2. 梅子初黄:梅子开始变黄了。 3. 冰荷渐展:荷叶逐渐展开
【注释】 1.台城路:词牌名。此调又名“台城春”、“台城路·江行作”。双调,五十三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 2.忽:忽然、突然 3.轻装:轻盈的装束 4.又来长道:又来到漫长的道路上。 5.水咽青溪:水声如咽在青溪。 6.苔荒露井:苔藓荒芜,古井露出。 7.故国:故乡。 8.登临倦了:登上高高的楼台,因思乡而感到疲倦 9.只一点愁心:只有一点忧愁的心绪。 10.芳草:指芳草萋萋的春天
【注释】 碧云:碧色的云。一抹:一弯。秋意:秋天的意境。拄颊:摇动脸颊。猿鹤:指隐者。多情:有情。勾留:滞留。画图里:指山水之中。商歌:悲凉的歌曲。又:还。林梢:树林顶端。酒阑:酒尽。离绪:别离的思绪。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居生活,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热爱的词作。上阕写在清幽的山水间与好友相聚饮酒的情景,表现了作者与友人相知相亲的情感;下阕写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深深眷恋
【赏析】 此词为作者在金陵作。上片描写金陵的夜景,下片写宴席上的情景。 “层城已下葳蕤锁,华堂更浮春酌。”开篇点明时节是“十四夜”,即元宵佳节,金陵城灯火通明,繁华似锦,故有“层城”、“华堂”之称,“葳蕤锁”指灯饰。“水浸银屏,花移火树,人在瑶天笙鹤”,描绘的是灯节夜晚的美景:银色的屏风映着如水的灯光,花枝摇曳,火树银花相映生辉;人们在如瑶台一般的夜空中翩翩起舞,笙歌鹤舞,好不热闹。 “微风绣幕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夏日,同对岩、荪友、西溟、其年、舟次、见阳,饮若容渌水亭: - “夏日”指夏季。 - “同对岩”可能是指与某人一同面对岩石或山峰。 - “荪友”可能是对某种植物的雅称或朋友的昵称。 - “西溟”“其年”指诗人的朋友们。 - “舟次”表示船停泊的地方,“见阳”可能是在阳光明媚的地方。 - 整句描述夏日中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共同欣赏美景。 2. 一湾裂帛湖流远,沙堤恰环门径
诗句解释 1 "新霜未染香山叶,黄花已开秋圃。":这句描述了秋天的景象,新霜尚未覆盖香山路上的树叶,而菊花已经盛开在秋圃中。 2. "侧帽风前,囊萸酒畔。不分故人先去。匆匆里语。":这里描述了一个情景,诗人在微风中戴着帽子,手中拿着装有茱萸的袋子,旁边是酒杯,但似乎因为匆忙而没能好好告别。 3. "忍别了吴侬,竟归樊楚。一色鱼天,车湖争似鹤湖住。":这几句表达了离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