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注释】 1. 台城路:词牌名。 2. 层阑(lán):多层檐的楼阁,也指高耸的建筑。 3. 明霞:明亮的云霞。 4. 细草含茸:小草嫩绿,像绒毛一样。 5. 圆荷:圆形的莲叶。 6. 揉蓝片水:揉成蓝色的水面。 7. 簇蝶:聚拢在一起的蝴蝶。 8. 影:倒影。 9. 锦石秋花:色彩斑斓的石头上的菊花。 10. 皂罗髻(jié):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式,用黑色染过的头发盘绕在头顶
注释: 台城路·送耕客南还:这是一首词,作者是辛弃疾。 花南老屋花无数,茅堂在花深处。姜蔗闲塍(chéng):生姜甘蔗的田间地头,闲散无拘。竹梧小径:竹子和梧桐的小路。吾亦板桥西住:我也曾像王献之那样住在水边的木板桥上。天涯倦旅:指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人。忍负了芳辰:不忍心辜负美好的时光。底事秋风,罢官不去送人去:为什么到了秋天,却因为罢免官职而不能送别朋友呢? 江乡旧时伴侣,有山中猿鹤
【注释】 台城路:词牌名,又名“玉京过眼”、“秋夜月·秋思”、“台城秋”。此词调有平韵、仄韵两体。此调上片四句为平韵,下片三句为仄韵;前后段各四句。 张汉瞻:南宋词人。曾从陆游学诗,工于小令。 嘉定:今属上海。 骊歌:《诗经》中的《骊歌》,原是周朝送别诸侯或贵族时的乐歌。后以之借指宴会或饯别的乐曲。 燕馆:燕国宾馆。这里借指送别之地。 坠叶飘花,飞蓬断梗:形容秋天的景色萧瑟凄清。 云摇雨散
重门不改当年径,依然是小山横叠。 卢橘浓阴,黄梅疏影,正好酌春时节。 筠车乍歇。 仗酒伴仍逢,昔游能说。 点笔淋漓,瓜牛涎冷久磨灭。 注释:重门:指重重的宫门。卢橘:橘子。簟(diàn):竹席。樊川:指白居易。痴绝:形容人对某人的情意很深,无法割舍。暝色:傍晚时分的天空景色。高城:高大的城门。 赏析:词中主要描写了在春光明媚之时,作者与旧友重逢,饮酒作乐的情景。全词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
台城路 题孙赤崖垂纶图 玉关归客烟波外,招来旧时鸥鹭。柳岸云深,苔矶水漫,绝胜从前羁旅。边风塞雨,吹不到江南,翠竿投处。才赋闲情,便教写入画图去。 注释:在边疆的玉关上回来的客人,烟雾弥漫的外面,招来过去曾在此捕鱼的鸥和鹭。柳树的岸边,云雾缭绕,水潭中,水草长满了苔藓,水漫过了岸边,比过去的羁旅生活更加美好。边境的风沙和雨水,吹不到江南,翠色的渔竿投下去。刚刚赋写的悠闲之情,就被写成了画
【赏析】 此词为作者寄怀大竹兄而作,写景抒情,融情于景,含蓄蕴藉。上片起首二句点明时令,“荼蘼落尽东风瘦”,点出春意已逝、风华不再之境。“春锁一帘尘影”一句,以“尘影”喻指“帘幕”,写出了春去后的空寂。“何处天涯人近”一句,化用唐人诗句“天涯地角无寻处,何劳更忆长安”,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下片继续抒发离愁别绪。 【注释】 台城路 寄怀大竹兄都中:台城路,词牌名。寄怀,怀念;大竹兄,指大竹寺僧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此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这是对考生理解诗意及翻译古诗的基本功的要求。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通读全诗,把握诗中所写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概括出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即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最后要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描写手法(衬托、对比)、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
台城路六首其六 苑墙斜抱离宫树,楼台多少云里。太液平分,飞虹高跨,两岸芰荷无际。丹霄咫尺,正万柄摇红,十洲含绮。凤辇时来,五铢衣带御香细。 当年听彻宫漏,便蓬瀛鱼鸟,也识延企。小殿芙蓉,夹城松栝,尽戴翠华佳气。垂杨凝峙,恰上映山亭,下临烟水。倚遍栏干,暮云琼岛起。 注释: 1. 苑墙斜抱:指皇宫周围的围墙。斜抱,弯曲环绕。 2. 离宫树:指皇宫中的树木。 3. 太液池:古代皇家园林,位于长安城西
【注释】: 1. 台城路六首:即《台城路·江水江花共色》。 2. 夜来孤馆无眠惯:昨夜在客馆中失眠,已习惯了。 3. 雨声更催天曙:雨声更催促着天要亮了。 4. 著户帘开:打开着的窗户。 5. 敲窗烛暗:窗外的蜡烛被雨敲打而发出声响,显得暗淡。 6. 尽把闲愁来絮:全部把无聊的忧愁倾诉出来。 7. 离情几许:离别之情有多少呢? 8. 掐遍莲更:掐着莲花再写一遍,形容反复书写。 9.
【注释】 扶醉:醉酒。金门路,指长安。绛蜡围尊,银衿贮月,重话旧游清俊。绛蜡,红烛。银衿,银色酒杯。 筵前漫省,看零落何戡,半凋青鬓。筵前,即酒筵。漫省,随意回想。 怕说更深,画帘斜堕桂花影。怕说,害怕说出。更,夜深。画帘,指帘帐。 江南燕归未准,天涯芳草远,谁寄愁信。燕归,燕子归来。 瘦赋佣金,清歌换米,同是随人消损。瘦赋,指《瘦西湖赋》;佣钱,雇工的钱。 商量旧饮,待种树招莺,借他清荫。商量